广陵

清代 谈迁

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柳影天涯随去辇,杨花江上变浮萍。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谈迁

谈迁(1594~1658),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明诸生。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

他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很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后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史,共5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随人北上,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旅舍。《国榷》以《明实录》为本

溪行

白胤谦

习习轻风透袷衣,闲行不畏目光微。一听流水心期足,随意落花高下飞。

安嵥

万玉山亭废,梵宫故处幽。攀岩寻旧迹,省墓念前修。箕踞旃檀地,空怀枫树楼。残碑方读罢,归晚一天秋。

林朝崧

郎官八载返星辰,楼阁连云又一新。鹤发鱼轩千万寿,孙曾舞綵满堂春。

林兆龙

寿酒欣斟绿满樽,西来爽气溢朱门。吾侪好似瑶池会,雪藕冰桃乐湛恩。

况周颐

抚清琴,钻故纸,相伴镇怜汝。拂拭盘龙,珍重淡眉妩。绿窗对影伶俜,蔘苓味好,道都是、檀奴心苦。虎山路。料应绿遍垂杨,和烟万千缕。是汝乡关,是我旧游处。恁时重繫兰桡,红牙按拍,为低唱、酒边诗句。

弘历

田车古之制,宵雅宣尼采。但以施之今,原兽孰容待。设复遇山岭,衔橛且致殆。岂昔儦俟群,不奔复不骇。格物有所穷,此理殊难解。

弘历

玉塞行时狝,金旌发晓秋。讵缘循往例,实用缵先猷。跸指山庄驻,章驰驿路邮。宵衣无内外,岁事切咨诹。慈履欣康健,民歌协豫游。亸鞭成五字,记里又从头。

弘历

盘山太行脊,千里走蓟易。峰峦特秀拔,往往露奇石。别业搆其间,匪学烟霞客。来往偶停骖,一览千岩碧。孟夏雨未足,展转愁无麦。飞廉势复扇,熇蒸日若赤。虚堂苦烦闷,遣兴无良策。偶忆云中居,松泉在咫尺。命笔规模之,肖弗求形迹。幽籁奏柏竹,爽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