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至湖上

清代 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弘历

夤缘瞻佛日,潇洒值金行。方丈香烟递,高秋爽气迎。绿围阴尚重,红锁卉争荣。水镜宛呈照,华钟不待鸣。几番留憩处,无那感伤情。自信非圆觉,谁能更觉生。

弘历

高堂漫张灯,九华非夜明。空庭度萤火,其光何猥琐。微虫彼何为,兰膏有尽时。何如天上月,万古腾清辉。徘徊银汉表,淡荡玉闺时。浮云无纤痕,千里同一思。宦游多拘束,乘閒偶游目。隔窗散尘襟,蔽栊延清瞩。始闻曲发郢,既命琴抽蜀。亲串及友朋,共此叙...

林占梅

题罢新诗兴未休,一声「去也」唱清讴。山灵若不嫌奴放,携酒明朝订再游。

林朝崧

晋代衣冠族,唐藩割据场。山连百越远,水接十洲长。海物鱼盐富,天文牛斗光。有人览形胜,怀古意茫茫。

艾元徵

尧母城荒秋气高,关山马首敢言劳。金门止惜东方朔,洛社谁为左伯桃。诗满奚囊凭漫灭,蓬堆潘鬓任萧骚。村人近水浑如画,应识轩车逊尔曹。

朱景英

三十六岛外,置身毗舍耶。如何图绘里,清梦落云沙。

林占梅

甫许春风坐,谁知遽别离。识韩空有愿,御李怅无期。豸服威名著,鳣堂教化施。受恩嗟未报,有泪洒临歧。

金学莲

诗人故伤心,伤心乃如此。矧闻天上乐,那不少年死。一官但协律,商声变为徵。岂其赏音人,不及秋坟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