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至湖上

清代 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影。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两浙叹

弘历

两浙去岁夏灾重,隰田龟坼艰耘种。谷贵民饥俗不恬,底怪闾阎多盗鬨。救荒筹策诏频颁,发廪通商留漕贡。复念任恤亦小补,好施授爵劝素封。昨闻冬月过阴寒,冰阻长河盈尺冻。冻开旋又愁水缺,粟船浅涩难浮送。迩来春雨云涨增,更苦连绵致霪涷。亟待晴和资...

弘瞻

昨夜初停镫市嚣,小园暂遣息尘劳。山排疏树偏迎榻,水带春冰不受篙。位置鼎铛添茗谱,部分桃柳设花曹。太平消得间中味,休信林泉学养高。

林占梅

登城閒眺望,触目起离愁。荒草迷行径,斜阳黯戍楼。壮心磨盾鼻,归思指刀头。沧海茫无际,谁乘破浪舟。

宗元鼎

城外村梅映酒旗,故园花落重相思。愁肠已向春来断,况值轻寒醉醒时。

弘历

观物可会心,抚古常自镜。今朝忽见此,大愧中牟令。

林朝崧

早重民权唱自由,黄袍加体视如疣。漫将拿破仑相比,专制终为法国忧。

安荣

玉垒关舟夜气寒,江声萧飒角声酸。四山风雨悲秋急,一室蛩螀咏夜阑。梦隔晨昏唯有泪,恩深寄托独剜肝。何年方得窗庑下,报答平生色笑宽。

弘历

白云缕遐天,心与云俱远。谁知溪壑幽,即在宸游苑。帷暗阁前树,屏围阁后巘。雾雨时霏霏,野卉清芬满。古鹤隔松闻,长歌谢轩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