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杂诗(二十首选—)

清代 王士祯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王士祯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弘历

平湖雨霁漾烟波,涨影含堤八寸过。便趁心纾试沿泛,六桥西畔藕花多。

林占梅

道人栖隐处,高在白云端。竹露滴清籁,松涛生暮寒。灵猿眠石洞,老鹤守香坛。夜静来明月,瑶琴独自弹。

全祖望

骑省好兄弟,澄心堂上双尊宿。朝朝下直归对床,好句更相属。降王既踉跄,遗臣亦摧辱。可怜亡国痛,尽在江南录。一麾西邠去,苦寒入腹谁相禦。衣褐亦何妨,江左华风良贵倨。归魂返故山,夜猿哭潸潸。吁嗟乎,十郎茶肆俱榛菅。

弘历

麦收三月雨,农谣向所传。中州土脉厚,更以麦为天。去岁河堤溃,数郡遭迍

安定

登高须上最高峰,直透云关第一重。此处山头高几许,如何留得白云踪。

朱方蔼

晓闻灵岩钟,遂入灵岩路。石磴转百盘,山花泫春露。白云与空翠,苍茫色交互。须臾旭日升,禅关散轻雾。井歇银床鸣,廊绝香屟步。何须问遗踪,繁华久非故。凌空一纵目,好景悉奔赴。点点太湖帆,重重茂苑树。金阊十万家,朝霭迷濛处。望欲尽句吴,更上琴台去。

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玄烨

六御东巡海上回,夜深思古帙重开。秘书日日随行幄,玉辇前头珥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