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

清代 冒襄

南浦西风合断魂,数枝清影立朱门。可知春去浑无迹,忽地霜来渐有痕。家世凄凉灵武殿,腰肢憔悴莫愁村。曲中旧侣如相忆,急管哀筝与细论。
红闺紫塞昼飞霜,顾影羞窥白玉塘。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植善和坊。

冒襄

  冒襄(公元1611-1693年),字辟疆,号巢民,一号朴庵,又号朴巢,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今江苏如皋)人。康熙三十二年,卒,年八十有三,私谥潜孝先生。冒襄一生著述颇丰,传世的有《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其中《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是我国忆语体文字的鼻祖。

朱昌颐

半世迍邅百世师,每因岳降动遐思。君王自有怜才日,宰相偏多误国时。千古盛名身后享,一场春梦老来知。依然月白风清夜,独鹤南飞奏曲时。

林旭

海风吹夏寒,闭户听瑟䫻。哀从静中生,有若井泉溢。斯人王夫子,白日谢昭质。哭寝忽几时,馀怆托简毕。昔岁客江宁,闲居重九日。高轩隆隆过,文场之魁率。幼卑不敢见,僮仆笑喽㗚。敦敦拈髯髭,风雅意无匹。扬榷极古今,头纷而绪密。百川秋灌河,乃睹会...

弘历

天龙喷德水,为浴大医王。无声细入夜,谓聊作吉祥。越日飞章至,沾足报保阳。一慰一以惜,麦秋逮种芒。甘膏设及时,农谚资灌浆。三百里之隔,气候宁差强。患失胜患得,人情圣所详。斯之吾未免,芃芃看新秧。油云频蔚然,早晚泽其霶。

全祖望

三黄沦丧后,姚水久萧寥。绝学不终替,夫君胡早凋。古松馀历算,白眼骂文妖。十载别离恨,芳魂何处招。

林朝崧

琪花玉树三山地,几度黄尘换清水?孤负阳春岁岁来,梧桐未老心半死。杖头恰有沽春钱,旗亭青帘扬暮烟。小玉调琴侑玉卮,歌声怨抑知恨谁?云屏六曲花间护,鸾凤画楼皆有主。可怜汉殿号无双,身殉琵琶葬胡土。檐钓斜挂银蟾蜍,毵毵柳发暗风梳。请君更尽杯...
花门行

弘历

花门杂种其类繁,玉关迤西西海连。或居城郭或游牧,牧滋畜猎城者田。其性均能殖货产,刚勇善战则鲜焉。部落虽殊形貌似,晰面绿瞳赤发鬈。大宛即今哈萨克,布鲁特近古于阗。其他不堪偻指数,要视强弱为归叛。准噶尔昔全盛日,役使若辈如奴佃。令弃故居来...

易顺鼎

湘春水阔,单衣外、仙云暗护如叶。障风浅幕,瑶房闭久,洗妆乍湿。鲛程冻合,珠海双帆正涉。采香人,凉到骨,步入翠蓬叠。鬟朵压来重,小月钗梁,夜寒飞怯。粉弹未破,晕愁痕玉颜冰靥。金屋沉沉,问身世微波几摺。想重衾晚馥浓熏,缟梦灭。

林旭

雅量如君信有馀,论诗那得涉阶除。少年同学多文藻,若说沈思总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