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记

清代 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惆怅词

陈维崧

三鼓出门乌夜飞,五更还家星宿希水晶楼角几时暖?独坐待君归不归?

林旭

法王降世恒星隐,诗老移家气象干。添与今朝作故事,可知位力一般般。

朱彝尊

九畴一五行,《洪范》义先具。伯鲧一汩陈,维帝乃震怒。启贤能继禹,天罚行有扈。桑门易地风,其说本舛互。奈何洛下儒,侮圣不知惧。用三革其二,变一成百牾。既与《洪范》殊,宁免彝伦斁。百世而可欺,君子亦有恶。
玉田

玄烨

徐无山下水涓涓,几道横流灌玉田。驱犊荷锄农事作,五风十雨卜丰年。
重台莲

弘历

莲花称君子,华实两臻善。何来有重台,华盛实则鲜。云霞缬一湖,萼不翻千瓣。乏彼服食资,方诸画图展。谅匪濂溪爱,因致河间辩。

法式善

月前拜东坡,未和苏斋诗。强韵拈几回,空自劳心脾。看镫紫陌归,短札城南遗。知好醵金钱,戒旦春酒治。我年五十三,颜发苍白滋。及今不行乐,行乐将何时。冻梅伏瓦盆,新放三两枝。溷迹风尘中,犹胜桃李姿。

弘历

色相何曾似九畹,人云兰亦曰兰然。拈来漫拟称名误,应是文殊示别传。

林朝崧

乍天际清商徐奏,旅雁程催,暮云鳞皱。香散银塘,水仙衣薄怎禁受?有情团扇,留不住君怀袖。檐马梦中鸣,一霎判炎凉时候。搔首,怅琼闺路杳,只听碧天声逗。刘郎去也,问谁咏菊芳兰秀?正乱叶扑簌飘阶,怕飞坠邻家鸳甃。镇西望愁予,人隔红墙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