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行二首 其一

宋代 曾巩

二月南湖春雨多,春风荡漾吹湖波。著红少年里中出,百金市上裁轻罗。插花步步行看影,手中掉旅唱吴歌。放船纵棹鼓声促,蛟龙擘水争驰逐。倏亲忽远谁可追?朝在西城暮南溪。夺标得隽唯恐迟,雷轰电激使人迷。红帘彩舫观者多,美人坐上扬双蛾。断瓶取酒饮如水,盘中白笋兼青螺。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李曾伯

斜日挂汀洲。帆影悠悠。碧云合处是吴头。几片寒芦三两雁,人立清秋。 柳外莫停舟。休问闲愁。人生江海一萍浮。世路相期如此水,万里安流。

曾丰

贫宁少壮贫,贫老却难禁。儿女婚姻逼,风霜疾病侵。令渠常白眼,见子亦寒心。况是旧相议,人人义断金。

魏了翁

才难如此。一门生许奇男子。长公更是惺惺底。千百年间,一寸心为纸。 人知公在诗书里。天知公在诗书外。人间百顺由公起。公把无心,总备人间事。

张孝祥

英姿慷慨。独立风尘外。湖海平生豪气在。行矣云龙际会。 充庭兰玉森森。一觞共祝脩龄。此地去天尺五,明年持橐西清。

程公许

屋老当奈何,风雨撼四壁。主公志经营,所赖有匠石。度材林薮幽,计土帑廥积。心思妙规制,指授契绳尺。逮其万间具,夫岂一人力。柱天纪元功,眉寿永无极。周宣当中兴,拜手歌考室。
偃松

焦千之

得地久蟠踞,参天多晦冥。月通深夜白,雪压岁寒青。独拥虬腰大,疑闻雨甲腥。深根动坤轴,萧瑟挂疏星。

周紫芝

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濛。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汪卓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载将新意寿幽人。红袖持杯劝尽。 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殷勤多谢祝长春。一笑东风夜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