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清代 厉鹗

石势浑如掠水飞,渔罾绝壁挂清晖。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香岩室

弘历

牝洞依翠岩,月廊接虚室。窈窕深且明,偃息静而一。拂招清风来,荟蔚白云出。观书志足娱,体道神自谧。拟以永日托,夫岂所无逸。

弘历

雨过河源爽气鲜,游龙恰待液池边。月光波态皆如旧,瞥眼流阴又一年。

弘历

云轩结宇枕崇椒,天风谡谡鸣松涛。高秋丽瞩真丽瞩,黍町稻陇芃青郊。匡床点笔一摘句,亦令仆役聊逍遥。登山挥汗到山喜,故知得逸恒于劳。

朱祖谋

盟鸥知否。身是江湖垂钓手。不梦黄梁。卷地秋涛殷卧床。楚宫疑事。天上人间空雪涕。谁诏巫阳。被发中宵下大荒。
老边

永瑆

筚路开维始,神皋胜可论。数传天下大,当日老边存。为是邠岐地,如观江汉源。民风政淳朴,耕凿到儿孙。

弘历

西山两名寺,潭柘与香山。香山信已佳,驺御曾往还。春仲月之朔,言从易水旋。岫云与我语,为我辟云关。向导告前期,却借便道缘。轻舆碾春露,前旌破晓烟。屈折千回蹊,微露一线天。榛莽嵌绝壁,登陟劳援攀。约行二十里,乃至卢家滩。川原渐开豁,梯山种...

弘历

易称见几行,宁以终日需。醴忘穆生去,申公徒嗟吁。遥遥千载下,此风一何孤。惟有二疏傅,高尚能继诸。十二通论语,吾职不为辜。宦成而不去,后悔将何如。公卿饯之行,祖帐临东都。高咏蟋蟀篇,挥霍寻欢娱。多财志损贤,多财过益愚。不独肥遁嘉,卓识堪为模。
定林寺

全祖望

萧疏定林寺,传是舒王址。暮年一壑中,空书福建子。尧舜君民志未伸,耿耿可鉴诸鬼神。拟之王卢岂其伦?泥古信匪人,遂以酿祸根,是则殊可嗔。坡陀羸马哦诗处,白鹤红鹤都飞去。空馀百尺松,我疑犹是元丰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