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江行望燕子矶作

清代 厉鹗

石势浑如掠水飞,渔罾绝壁挂清晖。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玄烨

滋麦如酥雨,空濛入土膏。心同黎庶苦,目盼紫坛高。任器已知重,安人宁避劳。春愁暂且释,点点付挥毫。

弘历

驱车度蓟州,举目瞻晶阳。东郊举趾者,犁翻块壤黄。布种虑愆期,望雨予心忙。是夕宿山寺,微云掩月匡。霏霏作密雪,铺地二寸强。京畿曾否沾,中夜频思量。马兰回法驾,静寄临山庄。纵云耽习静,民事那可忘。田盘待晓发,更获喜异常。入夜复连朝,时雨垂...

林朝崧

一盏孤山新岁酒,多情来别梅花,恨无红袖拨琵琶。愿君题醉笔,粉壁待笼纱。风雪此行须自重,五湖去未携家,神州正是乱如麻。重飞辽海鹤,城郭总堪嗟。

金志章

青松影里寻山寺,黄叶堆中踏涧泉。行过乱峰溪又转,一声疏磬到门前。
观瀑

弘历

耳闻所弗及,目视皆能穷。所以般若谛,眼冠六识中。虚亭悬睿藻,圣意契禅宗。偶来阅清暇,坐对飞银龙。沦涟并激湱,错落皆真空。讵惟听何有,乃至观亦忘。勒句邻昔题,会心复不同。

多隆阿

雾歛芳塘雨乍晴,烟波初长水云平。鸳鸯可有修来福,并蒂莲中过一生。
兰塘曲

范贞仪

放棹向兰塘,共爱芳心浅。折断藕中丝,虽长不及茧。

朱景英

侬船镇日傍渔矶,倚桨红襟见亦稀。底怪钱塘戴文进,燕支渲染钓师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