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代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刘克庄

休弹别鹤。泪与弦俱落。欢事中年如水薄。怀抱那堪作恶。 昨宵月露高楼。今朝烟雨孤舟。除是无身方了,有身长有闲愁。

张炎

五湖一叶。风浪何时歇。醉里不知花影别。依旧空山明月。 夜深鹤怨归迟。此时那处堪归。门外一株杨柳,折来多少相思。

龚大明

我本无为野客,飘飘浪迹人间。一时被命住名山。未免随机应变。 识破尘劳扰扰,何如乐取清闲。流霞细酌咏诗篇。且与白云为伴。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曾丰

相逢初不出相期,笑见熙间喜见眉。总是庐陵老禅客,未询其价已先知。

方回

行行密密复疏疏,衔子沿阶粟粒如。几夜夏寒疑未雨,槐安国有五行书。

毛滂

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古槐阴外小阑干,不负看山眼。 此意悠悠无限。有云山、知人醉懒。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杨万里

抛官放浪十三年,底事今年病嬾残。旧健肯饶梅摘索,新羸翻羡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