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

清代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á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ī)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秋麦

弘历

秋霖冬麦均适宜,昨岁来牟播偏广。膏泽新春又渥优,暄以暅阳气融盎。纽芽遍野绿葱葱,饼饵香风匪遥想。申命仆从戒驱驰,三农岂易逢年穰。跸路所损纵不多,蠲租讵惜司农帑。纷纷赤子觐龙光,共乐春台欣有象。

林占梅

晓夜奔驰歇未能,几回马上自凌兢。荒郊日落鸮啼树,野店宵深鼠瞰灯。寂寞剧怜生趣减,传闻每痛死伤仍。何时丑类都歼尽,玉蠋重调岁序登。

林朝崧

日落长亭晚,郎行妾独返。春草妾不如,送郎千里远。
板升

弘历

韦韝毳幕禦风雨,那识上栋及下宇。天津啼鸟风自南,荒略渐开知室处。远漠仍少近塞多,居然村落连冈阿。肉食酪浆易旧俗,刀耕火种期嘉禾。贫民无业利迁徙,山田易艺资生理。苟勤耕凿戒潢池,到处孰非吾赤子。遐想明季非承平,畏胡不已畏板升。帑饷未逮持...
海东青

玄烨

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星。轩昂时作左右顾,整拂六翮披霜翎。期门射生谙调习,雄飞忽掣黄绦铃。劲如千钧激砮石,迅如九野鞭雷霆。原头草枯眼愈疾,砉然一举凌高冥。万夫立马齐注目,下逐鸟雀无留形。爪牙之用安...

宗稷辰

莽莽中原戒大河,气争龙虎古今多。宣防终少金堤策,繁艳犹闻雪苑歌。蓬泽烟波飞野禽,艮山花石付明驼。名王代谢声华尽,祇有夷门竟不磨。

范毓秀

花光渐上荼蘼架。春睡恹恹,淡淡梳妆罢。绿窗人静悄无声,惟闻燕语帘栊下。香消慵去添兰麝。寂寞空园,满地残红卸。枝头小鸟也怜春,声声只把东风骂。

朱嘉徵

长成离乱后,相见尔应稀。客况缘愁壮,家山入梦微。荆门天际合,汉水望中非。旧好犹能识,东陵一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