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 秋怀四首(选二)

清代 陈维崧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如此江山徒莽苍。伯符耶?寄奴耶?嗟已往。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思与骑奴游上党。趁秋晴,(足庶)莲花,西岳掌。
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霜桥笛孔。快倚西风作三弄。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无数蛰吟古砖缝。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弘历

出楹幽雾写,搴幌繁云喷。我曾拾级登,蒙茸破秋蔓。爱此老笔遒,更豁烦襟闷。踽踽策杖人,然疑睹李愿。

高鹗

荀令衣香去尚留,明河长夜阻牵牛。
便归碧落天应老,仅隔红墙月亦愁。
万里龙城追梦幻,千张凤纸记绸缪。
麻姑见惯沧桑景,不省人间有白头。

金朝觐

往事依依幻亦真,分明笺字墨华新。离筵曾照西楼月,别赋空怀南浦春。万卷难谙天下事,百年老去眼中人。辞君再晤知何日,沧海浮萍寄此身。

纳兰性德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霞绡裹处,樱唇微绽,靺鞨红殷。故宫事往凭谁问,无恙是朱颜。玉墀争采,玉钗争插,至正年间。

安念祖

前途几处杏花红,小艇轻移杨柳风。入胜悠然寻钓渚,漫携斗酒学苏公。芳林佳日寄遐心,闲掩焦桐径入深。不羡期牙千古遇,缘何山水发清音。闲过村坞独徘徊,胸次偏因霁色开。一片白云轻出岫,无心不辨去还来。迟日悠游意欲仙,偶携竹杖步花前。寻春紫陌非...

林朝崧

百里莺啼春事空,楼台罨画绿阴中。有情柳眼含疏雨,无力桃鬟舞晓风。书逐锦鳞来砚北,梦为粉蝶去墙东。人间只是长相忆,争似银蟾守桂丛。

玄烨

策马登崇冈,冈势亦崔嵬。浩浩见河流,迢递西隅来。杳然罕人迹,周览复徘徊。命我熊罴士,往驻山之隈。旌旗布林麓,寇见应疑猜。六师压其阵,贼势立崩摧。麾示诸部曲,号令肃风雷。俯视窟中兔,殄灭同纤埃。

朱琦

萧山夫子七十余,前年致政留京都。苍颜白发谢簪裾,腰脚轻健不用扶。旧宅十笏城东隅,荒园草草瓜与壶。中有游龙杂苇蒲,紫花烂漫秋不枯。鳞鬣渐老根生须,笑谓畦丁无鬋除。制以为杖形状殊,坚比赤藤轻若无。直逾邛竹中则虚,镌铭示我屡叹吁。自言老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