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潜论水心先生多所不满予谓是宋史之误也当以其开禧上殿劄子正之

清代 全祖望

水心大功在王室,左右馀干成夹日。同心但有一平阳,幸挽宗祊免瓦裂。论赏超然谢殊迁,被锢怡然甘三黜。斯人斯学真有用,岂独文章称卓绝。开禧晚用讵苟同,力陈疲兵莫轻率。浪试曾闻笑魏公,轻言几自怜龙窟。且营堡坞壮金汤,更缓征求到蚌鲒。为不可胜待可胜,报雠有道战有术。固辞草诏感慨多,乃有痴人如易韨。俄而淮汉果土崩,救败终须劳一出。斫营小试在沿江,竟退封狐得安集。朝局再更论再翻,营营者流妄周内。及之由窦幸逃诛,孝友摩碑偶见脱。改头换面纷重来,掊击正人咨唐突。陋哉宋史何冥蒙,缁素糊涂不可诘。谁人榷史洞观火,一为前贤洗诬屈。永嘉世嫡在君家,南塘经术紫芝笔。但莫放言贬曾孟,斯案还须重审覈。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易顺鼎

过骢路窄,怅坠影青旗,酒家临岸。寻芳意懒。怎年年身是,离巢白燕。不道秋深,还被花神冷看。梦云短。便香早返魂,春命都换。悽恋。流水远。似沦落天涯,个人初见。玉容乍浣。问新寒这样,几曾经惯。素国红乡,可有三生旧伴。雪般脸。记东风、那回庭院。

易顺鼎

乌飞三匝绕,鹪寄一枝安。归来沧海上,且偷闲。光阴电驶,腊粥接春盘。幸有高堂寿,红颊青瞳,居然陆地神仙。把莱衣愿换貂蝉。此乐胜生天。南陔诗可诵,补编残。龙华会上,迦叶与阿难。况有真仙护,今宵此地,便同蕊阙蓬山。

弘历

入秋气已爽,入山秋更别。岩风峭送凉,涧泉幽以冽。轻云犹恋宇,而势不能结。高空渐泬寥,洞壑殊清绝。孤亭堪骋目,方罫绿云列。指日待西成,顾兹实怡悦。
窗影

弘历

日影向南移,照我文窗纱。窗明几复净,一室秋光嘉。扶疏众木枝,弄影纷欹斜。不闻蝉笙喧,犹馀鸟语哗。适兴或敲棋,消渴还煮茶。安得分此乐,遍彼万民家。维扬三秋涨,其民为鱼蛙。闽漳三春旱,阻饥子哭耶。畿辅薄有收,歉多安可誇。以此展转思,中夜常...
两韵诗

弘历

膏以明煎,玉以英错。智者千虑,愚亦一得。伐胡见戮,筑墙见疑。非知之难,难于处知。虎威以爪,剑利以锷。强弩之末,鲁缟示弱。达人知命,君子见机。灭灶徙臼,言戒非时。

林秀民

湖上秋光老,君子意何迟。似有东篱约,来吟招隐诗。绿叶浓寒露,红衣淡水湄。高山不可到,斯会宁易期。

全祖望

广陵王庙郁葱苁。中有水仙娇女宫。不道仙郎犹薄幸,糟糠弃去别乘龙。

弘历

烟轻春雨后,暇值万几馀。载礼金光佛,因观青色鱼。生机盎翰墨,乐意映襟裾。怪底参军羡,还劳开士如。新题看㡧画,旧句读碑书。谩设重来约,犹今视昔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