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棹歌(三首选一)

清代 魏源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魏源

魏源(1794.4.23-1857.3.26),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金潭人(今隆回县司门前镇)。道光二年(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林旭

少年为道欲安心,莫以端居儗陆沈。丛桂小山真好住,白华处子孰能侵。书声课弟灯初上,竹影关门雨自深。新为高斋作寂寞,据梧不共夜分吟。

林则徐

事君宜致身,引疾似诡避。要其心迹殊,贤愚讵同致。或憧远役劳,或畏瘠土累。或遭上官怒,或虑吏议至。其名为勇退,其心实巧利。亦有止足怀,投老初衣遂。泉石祇自高,那问经世事。此皆非君伦,君退盖以义。传家裕经术,夙志在用世。治绩越中彰,姓名御...

明泰

禾登野色宽,叶落孤村冷。山径牛羊下,柴门鸡犬静。时有暮归人,历历月中影。
望晴

弘历

往岁夏五每望雨,今岁夏五乃望晴。所望虽殊愁则一,无非切切缘耕氓。谚云麦收三月雨,十年鲜遇喜有徵。黍高稻下亦齐种,青葱一律弥郊坰。迩来滞霖忽时作,骤看行潦满谷坑。芒种时过麦宜晒,雨多结穗虞回青。如已登盘不能食,更令饥者难为情。造物好生不...

弘历

平在临和叔,蟋蟀入床下。朔风变严律,悽声来四野。夜明散冷光,轮小顾兔寡。感序自怦怦,为忆知心者。睽阻几千里,携阔已三夏。朝来谁叩门,双鲤忽在把。重缄不忍开,翻恐愁怀惹。

范当世

三十为诗顾工部,登坛才气并诸昆。太行南下青归袖,淮水东流绿到门。爱日林亭长萱草,好风裾佩结兰荪。人间此会真希有,珍重瑶篇异候论。

范贞仪

秋风急。鏦铮萧瑟疏林隔。疏林隔。交飞庭叶,归鸦乱集。暮山凝紫斜阳入。高楼薄暝帘栊寂。帘栊寂。骑鲸人杳,寒衣谁织。

金朝觐

田连阡陌亩南东,锄雨耕云处处同。只为相驯欢笑语,翕然绘出太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