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

清代 李渔

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

李渔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弘历

昨日不可追,今日聊相依。一日复一日,百年有尽期。大椿及朝槿,脩短或少差。末路就枯焦,一例虫生之。及时稍迁延,老大空馀悲。

林朝崧

闭眼来人世,三光总未窥。抚摩惟有恨,仓卒苦无医。内子频呼佛,山人强咏诗。此重因与果,除是问天知。

全祖望

姜郎忠臣儿,一官竟赍志。我作先祠铭,尚亦光义帜。

范贞仪

当时偕任衡山署,月满潇湘。香暖琴堂。侍女吹箫引凤凰。攀髯人去西风早,宦海沧桑。旅梦凄凉。回雁峰高望故乡。

多隆阿

巫能通鬼神,医能别生死。与人均有益,山名或取此。小道有可观,今则失其理。古寺大禅林,安居永不徙。鼓铙杂钟声,满目佛家子。更有老头陀,伊言祖李耳。拜忏崇香灯,住持云霞里。释家源无生,岂在承欢喜。道家源无为,岂在邀福祉。姑置两不论,倦游将归矣。
采桑曲

林启东

报道前溪正浴蚕,朝来女伴约携篮。朔风陡起飘裙带,一径落花三月三。采茶歌里采桑时,采到新枝问旧枝。一样绿阴搓欲尽,肯教蚕妇识枪旗。

朱廷鋐

径转如无尽,山行岂厌深。过桥行一里,访寺得双林。云淡往来迹,潭空今古心。不逢僧指点,胜地杳难寻。

申涵光

汉畤秦原罢晓钟,黄绡牙轴市尘封。画图往往多隆准,传是先朝旧御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