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毅力

清代 梁启超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玄烨

石景遥连汉,浑河似带流。沧波日滚滚,浩淼接皇州。

成书

烟墩闸上柳千竿,水绕茅亭白石澜。密叶深丛无限好,秋风错认碧琅玕。

林培张

去年两造郑公庐,为续前游一驻车。自笑形骸无检束,狂奴故态未曾除。老至方知应世难,毁誉任意太无端。吾生自有嶙峋骨,未肯随波逐急湍。安道偏悭一面缘,王郎仙去亦经年。纵云聚散关天定,往事追思便怆然。樽前叙旧慰离怀,得暂盘桓亦是佳。老景夕阳须...

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范贞仪

陌上春如绮。赏韶华、香车宝马,笙歌丛里。惟有梨花庭院静,花下重门悄闭。任绿暗、苍苔生砌。莺语似怜春寂历,便菱花、怕对人憔悴。閒刻遍,琅玕翠。数枝玉盎遥相寄。觉一室、琴书暗泽,国香清媚。濯濯芳姿丛碧玉,似带幽人风味。敢轻得、神仙分佩。闺...

林朝崧

交谊蒙庄与惠施,词场个个桂林枝。吟君诗似闻邻笛,思旧山阳无限悲。

田均豫

远水浴残日,延缘信碧浔。风萤飞不定,江鸟起还沈。古洞穿岩腹,危峰堕水心。仙源闻此近,好入白云深。

弘历

宿雨初收晓露多,几閒湖上赏秋荷。那须牛女标银渚,织出凭看襄锦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