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清代 郑燮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石洢

冷阁秋思懒。怯把清湘轻卷。疏栊侵晓透风凉,小山残馥,雨急花心颤。惜花更拾馀花片。花插云鬟乱。拟将鸾镜初展。谁知照见愁花面。人远愁和远。愁人辘轳常转。秋来无数好花开,红英翠带,却在潇湘畔。非关泪眼看花倦。无那花容绽。迟郎归日春风煖,花前...

吴绮

春来也,是何时?没人知。先到玉儿头上,袅花枝。十二画楼帘卷,红妆笑语参差。争向彩幡成队去,看朱衣。

林朝崧

穆王阿母总登仙,西望瑶池节序迁。新月依依升古塞,残阳黯黯入悲泉。上清羽卫归何日?下界风云急往年。谁念岁星沦谪久,梦中夜夜听钧天。
观稼亭

林朝崧

稻花二顷小亭孤,亭后亭前尽荔奴。恰好篝车声里熟,课农兼得擘骊珠。

朱云骏

春烟澹欲流,禽声导客往。山行曲愈好,步窘势转上。径断溪横桥,冰消水平掌。涧瀑悬山巅,尘襟快涤荡。游历逮兹辰,传闻自畴曩。流风如可亲,对镜足欣赏。

朱圭

吾闻廉不刿,于陵曷足贤。在彼成若性,效尤失自然。责人日以甚,恕己忘其偏。辞受与进退,鲁邹有中权。伯夷尚云隘,何况子莫坚。金刚无四相,从容道自全。夫子思狂狷,颜闵方比肩。愿以告贤哲,过犹不及焉。

朱仕玠

海边岛树自敷荣,根浸沧溟荫愈清。高干排云涵蜃气,疏枝漏月送猿声。寔殊华夏何曾见,种别图经不解名。极目遥天青未了,长年迢递送人行。

朱中楣

琼花飘砌。点额新妆媚。微雨间,轻风起。同云迷雁杳,绣阁添香沸。囊罄也,惟馀薄酿还堪醉。幸识贫滋味。衙舍清如水。冰欲泮,寒应已。心随残梦远,意搅繁英碎。春又也,人归不似春归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