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唐代 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

吴筠

高士咏·南郭子綦 唐·吴筠 子綦方隐几,冥寂久灰心。\n悟来应颜游,清义杳何深。\n含响尽天籁,有言同鷇音。\n是非不足辩,安用劳神襟。

佚名

卜畋不从,兆发非熊。乃倾荒政,爰佐一戎。 盛烈载垂,命祀惟崇。日练上戊,宿严閟宫。 迎奏嘉至,感而遂通。

佚名

肃肃我祖,绵绵道宗。至感潜达,灵心暗通。 云輧御气,芝盖随风。四时禋祀,万国来同。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 唐·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n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n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n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n与君自谓长如此,宁知草动风尘起。\n函谷忽惊胡马来,秦宫桃李向明...

李贺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贴妥水如天。

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王维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佚名

象天御宇,乘时布政。严配申虔,宗禋展敬。 樽罍盈列,树羽交映。玉币通诚,祚隆皇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