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清代 厉鹗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湿粉楼台,酽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徽茫越峤,但半沍云根,半销沙草。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弘历

琤琮韵里繁枝斜,才苞锦缬迟蒸霞。如是色声堪静悟,不必能听倩绿芭。峭寒尚切披香殿,青韶却酿淑清院。天公濯垢认三生,今朝恰见春风面。

全祖望

谁言献岁已兼旬,不见南中草木春。天亦与吾共萧瑟,蛮风蜑雨几酸辛。

范贞仪

百感填胸,千端交集,泪眼能晴。处危崖欹树,谋存完卵;弱弓微缴,强护孤城。心力俱疲,惊魂几断,为问重泉知未曾。凭谁报,只孤忠苏武,卧雪餐冰。笙歌此日閒庭,对烛影炉烟怕不经。任春娇妙技,翻澜蝶翅;王乔仙谱,脆炙鹅笙。笑语空喧,欢容莫睹,未...

林占梅

日斜閒步屧,郭外偶经过。废冢无翁仲,空山遍女萝。牛羊看卧起,樵牧听讴歌。故址模糊甚,神伤吊古何。

安念祖

仙云叠翠拥仙楼,一瓣心香到十洲。寿世文章宗大雅,仁人气谊羡清流。新诗韵续三生约,宝剑光寒五月秋。无数高才题粉壁,我来翘望鹤添筹。

况周颐

同根三绺青丝绾。丝丝比并情长短。背立画图中。巫云一段松。衫罗防污却。巧制乌绫托。私问上鬟期。平添阿母疑。

况周颐

足平生青笠绿蓑衣,披裘笑严光。莽尘涯回首,目迷苍狗,劫赶红羊。谁识直钩心事,矶断古苔荒。岸帻凭阑处,一角斜阳。玛瑙坡名证取,悄云根拂拭,遗恨沧桑。更梅癯鹤怨,金粉恁凄凉。撼秋声、挂瓢无树,算钓游、能得几鸥乡。烟波路、觅元真子,说与疏狂。

玄烨

八水源秦陇,山河辅帝京。此方文武职,须教尽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