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为米折腰

宋代 苏轼

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词,稍加檃括,使就声律,以遗毅夫。 使家童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樵家

程垣

深溪藏毒蛟,樵家冰灶口。结侣腰弯刀,破衲补更厚。持担俯清流,勇往不回首。褰裳望青采,岂暇寻枯朽。

程俱

长安冠盖区,九轨三广陌。不知乌帽底,谁独适吾适。定无羊求子,相与数晨夕。莫言三径微,永杜声利隙。流风有仍孙,心不受形役。朱门见蓬户,华榜标世绩。二仲倘可睎,忘年赖谦益。

刘辰翁

柳梢欲雪。十里烟明灭。曲曲阑干转影,教人忆、夜来月。 家人相对说。灯花还又结。冻雨村村□鼓,终不似、上元节。
二色桃

易士达

两色桃花相映开,武陵移就小园栽。玉环不奈蒲萄重,一半红潮玉脸来。

国学生

三学上书,冤乎天哉,哲人已萎。自纲常一疏,为时太息,典刑诸老,尽力扶持。方哭南床,继伤右拨,死到先生事可知。伤心处,笑寒梅冷落,血泪淋漓。 人心公论难欺。愿君父、明明悟此机。昔范阳,祸成新室,说著当年人噬脐。君知否,但皇天祚宋,此事无之。

赵汝愚

水月光中,烟霞影里,涌出楼台。空外笙箫,云间笑语,人在蓬莱。 天香暗逐风回。正十里、荷花盛开。买个扁舟,山南游遍,山北归来。

程公许

已往嗟奚及,方来当若何。幸无疏药石,庶可起沈疴。雠伪半卢扁,涤肠须华佗。康时付公等,随分且弦歌。

刘克壮

晓色朦胧,佳色在、黄堂深处。记当日、霓旌飞下,鸾翔凤翥。兰省旧游隆注简,竹符新剖宽优顾。有江南、千里好溪山,留君住。 牙板唱,花烟舞,云液滑,霞觞举。顾朱颜绿鬓,年年如许。见说相门须出相,何时再筑沙堤路。看便飞、丹诏日边来,朝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