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咏

清代 黄宗羲

锋镝牢囚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黄宗羲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

伍元勋

天半亭亭欲远骞,振衣直上薛萝门。千年灵气通山性,一片虚心托石根。司马风流残碣在,使君感慨旧诗存。留连出岫归来晚,明月随君过远村。

林朝崧

肘后仙方不可寻,去年一病到如今。虽偿问舍求田愿,未了男婚女嫁心。片影还乡随旅雁,孤魂入海化冤禽。最怜撤瑟弥留际,望断家人鹭岛音。
栀子花

范当世

碧叶衔葩孰浅深,人天浑合到如今。一从白地腾枝出,日对青天倚树吟。光景谁能驻窗隙,吾身真合老墙阴。朱栏火炙衣尘满,惜此渊渊抱冻心。

纳兰性德

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第一湘江雨。

朱克生

匹马游梁出帝乡,赠鞭重集酒炉旁。那堪旅舍逢离别,正值家园作战场。汴水月明沙雁过,蓟门霜动夜砧凉。伤心去住同摇落,不独悲秋泪满裳。

弘历

六星临海峤,五世茂昌枝。聚井风原美,充闾庆益滋。睦雍堪励俗,和顺自延禧。鸠杖康强倚,筱骖左右随。子孙无析箸,夫妇又齐眉。百岁亦恒有,如翁全者谁。

弘历

仙馆洞房绿荫稠,隔溪书屋更清幽。高人挈杖閒来往,流水行云意不留。

金科豫

西风渐飒飒,林木声萧萧。白云起四野,舒卷凌层宵。天高气澄淡,夜寂生清寥。新蟾时露影,素练横空飘。流光彻榛樾,凉意薄轻绡。殷勤发远瞩,依稀辨斗杓。人家隔阡陌,明灭灯光遥。行行过夜半,月落停双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