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十万琼枝

清代 陈维崧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析字

弘历

鱼鲁以形讹,亥豕以义舛。夏五及郭公,春秋犹不免。寻章摘句流,硁硁期致辨。聚讼笑徒然,胡不奋实践。

林朝崧

来不移时去似风,依稀犹在宋家东。聘钱有约牛郎借,琴曲无缘犬子通。自古珊瑚难入网,祗今鹦鹉易离笼。寄书为问瑶台雀,待得桃花几度红?

弘历

竹虚松古谷谽谺,阁外寒梅又作花。点笔诗人如著句,定称三友一应加。

弘历

河洛省方初,秋迟暖律舒。红桥度淇水,绿野纪殷墟。线弱风前柳,针长雨后蘧。从民每乘骑,暂可谢轻车。燕去雁来初,闾阎气象舒。古来犹沬土,此际已良墟。社祀卫公武,村传君子蘧。千秋彰瘅在,何必便回车。

朱方蔼

灵岩山势何崔嵬,越来溪水相潆洄。山崖转处樵路断,草堂恰对溪光开。入门襟袖袭芳气,修途一径循兰陔。晴空点点落香雪,移来千树西山梅。临池一株更奇绝,浮查横卧黏枯苔。形势定为百年物,霜皮铁干知谁栽。山家位置见真率,杂以桃李杉枫槐。交柯接叶互...

弘历

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斯惟储材地,董率尤当慎。潜老宏章继,相让如廉蔺。章更闽中人,紫阳道应振。性理无奇言,躬行敦至训。人已审所为,改过要不吝。去华以就实,素位惟守分。克已苟弗力,外染将乘衅。适因礼至圣,宫墙仰数仞。过兹接诸生,为诵勖...

纳兰性德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