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代 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

朱彝尊

伍胥山头花满林,石佛寺下水深深。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弘历

经筵昨甫过,释奠此亲临。宁仅崇文典,惟殷望道心。衣冠集鱼雅,殿幕仰深沈。道法参天地,神依贯古今。千年绵后裔,六佾协元音。圣藻光楣梠,君师责并钦。
双义诗

弘历

双忠昔集事,双烈能忘身。兹作双义诗,其故得细陈。曰纳木扎尔,曾赞北路军。奋勇剪逆贼,封伯酬其勋。副都统三泰,英气颇超人。均御前侍卫,素悉厥忠纯。兆惠富德辈,从戎久效勤。欲代俾将母,二臣被选抡。去岁黑水役,固守遣索伦。致信爱隆阿,权退催...
道宁斋

弘历

仲舒对制册,道者治所繇。诸葛诫中郎,宁静匪外求。是皆述公奭,至论昭千秋。虚斋颜道宁,以道宁能不。雕绘讵足尚,澹泊有馀休。无益不可作,自问殊难酬。

田实发

落日岩城咽大河,美人何处帐中歌。书生不管兴亡事,只爱春山青较多。

况周颐

风雨天涯怨亦恩。飘摇犹有未消魂。能禁寒彻是情根。月作眉颦终有望,香馀心字索重温。不辞痴绝伫黄昏。

林朝崧

悠悠七载别离心,山馆挑灯语夜深。存没两行华屋泪,盛衰一曲雍门琴。陇西已愧家声坠,建德难将乐土寻。便合与君作沮溺,耦耕避世白云岑。

林逢原

叠巘回环障海门,迷濛雾气幻朝昏。岩腰初出披飞絮,洞口旋开挂晓暾。同作雨云归楚泽,忽闻鸡犬隔桃源。楼台蜃市如相近,缥缈神仙合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