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代 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

甘运瀚

《禹贡》导江自岷山,西来一气苍莽间。荆门郢树瞬息至,直下万里东吴船。客程计日不辞远,两岸猿声枫柏晚。侧身西望一怀归,巫峡迢迢在天半。乘兴还为吴会吟,烟花三月愁春心。莫恋东南照初日,高歌西北云沈沈。

玄烨

年丰足雨和时,谷贱家家展眉。专意民安物阜,先为德广恩施。

金朝觐

风檐校艺日初长,燕寝凝香未底忙。且为郊行迟命驾,有怀良友写心藏。

金朝觐

缇室才吹六管灰,蓦然生意牡丹开。春风欲启东皇驾,先遣天香导引来。

全祖望

浙西苦潦水,浙东苦旱乾。水甚渰麦死,旱甚种禾艰。三江一苇地,顿尔戴各天。老生长咄咄,非为一身饥与寒。

仰振瀛

淡日轻烟禁火前,拂堤千桁缕如烟。春风不管诗人老,依旧长条似去年。

弘历

朝隮叆靅含轻雨,秋光湖上夫几许。恰因几暇一凭临,不是金风将玉宇。云容波态连苍茫,泠然衣袂生微凉。虫声益壮诉不歇,莲花欲老呈馀芳。金官似重惜寥廓,别开飒景为溟漠。牙樯锦䌫漫回翔,湖上疏轩兴所托。玻瓈窗朗无纤埃,宣毫江砚供清陪。香界寺山如...

林则徐

与公踪迹靳从骖,绝塞仍期促膝谈。他日韩非惭共传,即今弥勒笑同龛。扬沙翰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知是旷怀能作达,只愁烽火照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