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

宋代 辛弃疾

造物故豪纵,千里玉鸾飞。等闲更把,万斛琼粉盖颇黎。好卷垂虹千丈,只放冰壶一色,云海路应迷。老子旧游处,回首梦耶非。

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掀髯把酒一笑,诗在片帆西。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莼鲈正美,休制芰荷衣。上界足官府,汗漫与君期。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洪茶

经年不见书来,后期杳杳从谁问。柳英蜡小,柳枝金嫩,艳阳春近。罗幕风柔,泛红泛绿,连朝花信。念平生多少,情条恨叶,镇长使、芳心困。 可是风流薄命。镜台前、蓬松蝉鬓。茜桃凝粉,薰兰涨腻,翠愁红损。从使归来,灯前月下,恐难相认。卷重帘憔悴...

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方回

君直不可见,见此长虹吐。使其尚未死,年始七十五。当时书此字,赠我老华甫。今年八十一,仍卧旧处所。谢公名太盛,杀身甘荼苦。虞公不竞名,躬耕隐村坞。有名无名间,俯仰隔今古。直木先剪拜,明膏自煎煮。何如牛背上,一蓑弄烟雨。所以马少游,伏波非所取。

佚名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1]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杨亿

潘郎已是入秋悲,属疾犹贪桂补羸。密雪才高閒赋笔,流波意远托琴丝。离愁尽日吟青案,蠲渴何人寄紫梨。昨夜西楼凉月满,清谈偏忆庾元规。

管鉴

晓来密雪如筛,望中莹彻还如洗。梅花过了,东风未放,满城桃李。碎翦琼英,高林低树,巧装匀缀。更江山秀发,田畴清润,满眼是、丰年意。 谁念危楼独倚。共飘零、茫茫天外。毫端句涩,杯中酒减,欢情难寄。天为凄凉,暂时遮尽,黄茅白苇。但神州目断...

方回

岁月匆匆雁往回,马头西去又东来。不知自有乾坤后,几度芦花谢复开。

康与之

春又晚。风劲落红如剪。睡起绣床飞絮满。日长门半掩。 不管离肠欲断。听尽梁间双燕。试上小楼还不见。楼前芳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