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阁记

清代 钱谦益

  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湖之为陂为寖 者,弥望如江流。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今吾与子亦犹是也。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吴王拜郊之 台,已为黍离荆棘矣。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 欤?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客曰:“不然。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辩也。”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

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

王士祯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弘历

我有山水癖,耽诗殊未厌。此地况回绝,众壑归包函。峰翠经雨洗,枫丹著露添。扫苔坐石头,凌雾振衣衫。自觉胜前秋,饶有吟髭拈。

朱鹤龄

支离一病叹无憀,经案绳床对绿蕉。猿鹤化来机渐息,芝兰焚后泪难消。鹿门本自甘遗散,皋里凭谁慰寂寥。泽芷江蓠无限恨,频传莫惜五湖遥。

弘历

今年春泽优,麦肥耕不误。昨近恒作风,踟躇廑忧虑。田功原可待,何必苦欲速。拟以此自宽,切切怀转遽。譬之既得者,患失乃更笃。观过可知仁,吾过人其恕。朝来布密云,卓午霏甘㴻。冥濛势方绵,淅沥声已注。润砌土含香,洒栏花沐雾。所乐不存焉,心宽为...

林朝崧

荏弱孱躯,温柔细语,劫风吹远。中宵酒渴,梦里时时错唤。算穷途相依半生,怕人刚叩情深浅。唱一篇哀些,人间天上,可能听遍?春短,知难恋。更苦是难逢,夜台鱼雁。百年有几?我亦无多时返。问天天山檗涧松,死生流转何处见?最凄凉女哭儿啼,乍彻灵床饭。

弘历

七情生灭不宁人,设欲求宁澹是因。试看一湖秋水澈,坦然何所别疏亲。

申涵昐

建纛江东久,将军喜论文。门庭无棨戟,池榭有烟云。曲折堪修禊,风流已冠军。我来方夏日,凉月夜缤纷。

朱之榛

先生和接物,妪煦到人深。座下探经义,帷空渺笛音。风云何变色,桃李为谁阴。不意西州泪,伤心已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