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阁记

清代 钱谦益

  阁于山与湖之间,山围如屏,湖绕如带,山与湖交相袭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属,至是则如密如防,环拱而不忍去。西湖连延数里,缭如周墙。湖之为陂为寖 者,弥望如江流。山与湖之形,经斯地也,若胥变焉。阁屹起平田之中,无垣屋之蔽,无藩离之限,背负云气,胸荡烟水,阴阳晦明,开敛变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阁既成,主人与客,登而乐之,谋所以名其阁者。
  主人复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今吾与子亦犹是也。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阳山箭缺,累如重甗。吴王拜郊之 台,已为黍离荆棘矣。逦迤而西,江上诸山,参错如眉黛,吴海国、康蕲国之壁垒,亦已荡为江流矣。下上千百年,英雄战争割据,杳然不可以复迹,而况于斯阁 欤?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寄于斯阁者欤?吾与子登斯阁也,欣然骋望,举酒相属,已不免哑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
  客曰:“不然。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钓清流而弋高风,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吾闻之,万物莫不然,莫不非。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轻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则夫夔蚿之相怜,鯈鱼之出游,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吾与子之相乐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两行也,而又何间焉?”
  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辩也。”姑以秋水名阁,而书之以为记。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

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

全祖望

送别易消魂,催花在鼓气。莫唱阳关声,且写小山意。小山用招隐,笑我理征履。老兔驻西天,老蟾临无地。老香隐云中,下界空遐企。羯鼓响鼕鼕,王母惊午睡。嗟我亦恋家,欲行频留滞。倘来遍地金,参以粟栉比。便拟老此斋,长作灌花吏。一酹瓮花间,双羽传急递。

玄烨

雪霁寒轻景物鲜,上元临幸遇参禅。方文无人般若静,天花虚落古松前。

林朝崧

爆竹声中又一年,光阴三十箭离弦。莱衣戏作儿童舞,博得高堂压岁钱。

朱祖谋

夕阳边、几千年事,惊鸦和叶零乱。画船自荡无情水,不管伤秋人换。■■■。谁记得、碧城天样阑干远。蓬莱更浅。剩语石花凉,埋香藓坏,浇酒问吴苑。樽前意,疏了燕台笑伴。故人吟帻慵岸。风情薄到如云叶,多事双鬟还劝。君不见。才一角、微波断送江南晚...

弘历

我爱德潜德,淳风挹古初。从来称晚达,差未负眈书。方藉通元笔,胡悬韦孟车。其如感风木,暂许返林闾。南国欣归陆,东门漫拟疏。江乡春兴懒,能不忆金除。
秋感

朱昂

我行向东郊,徘徊望秋树。落日四无人,汩汩水东注。禾黍互高低,鸟雀惊迟暮。即此怀旧山,伫立不能去。

弘历

西域职贡昭咸宾,畜笼常见非奇珍。珠毛翠角固可爱,孚卵成雏曾罕闻。数岁前乃育两㲉,鸡伏翼之领哺噣。淋渗弱质随雌鸡,老雀笼中情反邈。三年小尾五年大,花下开屏金翠簸。綷羽映日焕辉辉,圜眼凌风张个个。低飞嫩筱高屋檐,绣翣双窥玳瑁帘。招之即来拍...

石洢

浩叹平生,费月磨年,搆书结巢。此巢何太丽,飞虹跨栋;沈香装槛,高矗云霄。气贯千秋,目空万古,一卷风雷起怒涛。高甍下,听三更鹤唳,五夜鸡号。春来遍长蓬蒿。更与那辛秦初定交。看美人吹笛,音柔韵脆;将军打鼓,节短声豪。泉咽危滩,松鸣绝壑,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