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清代 厉鹗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朱鹤龄

峡中亦有日,海外亦有槎。我生独崩迫,沈忧浩无涯。出门愁满道,入室愁满家。芳兰骨不立,丛菊秋空花。万物非可悦,百年谁见赊。如何违此性,役役随翻车。

弘历

元夕琼瑶足,三春膏泽多。鱼龙纷陆海,宫阙罩曼陀。琪树悬金朵,丹葩绽玉柯。平添灯信景,预卜麦秋和。闪铄摇冰蕊,轻盈斗火蛾。姮娥不让节,半夜擘云窝。

朱柔则

猎猎风初劲,沉沉雨未阑。因怜儿被薄,转忆客衣单。栖燕将雏苦,征鸿失侣寒。居家与行路,同是一艰难。

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难易辞

弘历

以小制大易,黄腰啖虎心。以大制小难,雄狮惧虱侵。以柔克刚易,馀甘胜黄金。以刚克柔难,齿坏舌愔愔。以石投水易,浅言旋复深。以水投石难,白公空进箴。以黑染白易,墨子悲不禁。以白染黑难,枉尺而直寻。以已从人易,转圜古所钦。以人从已难,凛乎朽索临。

弘历

樊迟请学圃,子云小人哉。偶观自无碍,町疃左右开。顺木为政方,佐谷祈年怀。

朱仕玠

溽暑薰人困欲迷,堆盘冷沁释迦梨。消除下土尘埃净,便接跏趺身毒西。

安策勋

六六峰前足胜游,纵观云海豁双眸。茫茫深锁千岩碧,漠漠蒸成万壑秋。古殿迷离疑海市,重峦出没误瀛洲。飘飘独立苍崖畔,诗思满怀兴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