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清代 厉鹗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朱玙

已去青衣江畔。剑外乡云望断。旅舍暗伤神。柳眉嚬。堪叹才多命薄。此日恨凭谁托。题壁欲销魂。半啼痕。

田雯

我生四十有二年,忽忽不知老将至。今朝对镜出面颜,局促衰颓谁所致。世言高颡大腹儿,持粱刺肥决富贵。怪我清癯病且顽,只合入山藏薜荔。自是虞翻骨相屯,甘让蔡泽遭逢异。执戟十载但为郎,帣韝一斗便成醉。通籍厕名等赘疣,投刺畏人如缩猬。作贾量无猗...

林则徐

裨海环成大九州,乎生欲策六鳌游。短衣携得西凉笛,吹彻龙沙万里秋。

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全祖望

疏傅真高蹈,恩荣擅始终。由来能审分,不敢望功宗。

林朝崧

楚楚衣裳好,营营巧佞兼。出身由逐臭,生性解趋炎。棕拂挥能避,饧枝集自黏。休思点良玉,韫{厂外賣内}早深潜。
学古堂

弘历

当前即为今,已过即为古。今实不可住,古亦无定所。鸿荒与昨日,未觉异尔许。学古应如何,我愿于近取。岁岁临山庄,圣日瞻仁祖。欲从虽末由,遑敢不力努。

林则徐

近闻筹海盛封章,突兀班心字有芒。谁识然犀经慧照,那容李树代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