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

清代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日:“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易顺鼎

黄鹤仙人,招我上江边高阁。只不见年时吹笛,梅花曾落。老子南楼兴不浅,先生赤壁游真乐。对一洲、芳草忽生愁,才名错。江夏誉,成飘泊。阳春曲,都萧索。剩劫余新柳,武昌城郭。楚国君臣神女梦,乔家夫婿英雄略。有隔江、山色送前朝,青如昨。

弘历

倚松架三楹,屏风抱其外。山灵茯苓润,风古笙簧会。偶来坐白昼,为我吹解带。是地可消夏,旦夕吟清籁。

易顺鼎

忆去时红浪涨衾窝,一半泪痕多。把兰心玉体,通宵赠遍,重赠秋波。指点画楼珠箔,明日是星河。留著飞龙骨,甘为伊拖。若道梦中遇也,却分明换得,凤帕香罗。便生涯是梦,梦肯再来么?送春归一天花雨,问何人禅榻伴维摩?从此后凄年苦夜,细细消磨。

玄烨

潋滟春波散碧漪,白蘋初叶麦初岐。潞河三月桃花水,正是乘舟荐鲔时。

郑燮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

弘历

雪山才作雪真霏,妙处能通造物机。我拟三馀张静室,漫空应作六花飞。
喜子

弘历

喜子张罗网,蠛蠓为其食。在户似处堂,跂脉颇自得。有童持长竿,捕之不费力。才喜口腹饱,旋遭身命殛。物理有如此,触目堪叹息。

全祖望

祝岁原非礼,兼之抱恨多。寒泉彫齿发,老泪寄蒿莪。子卯犹为忌,庚寅更若何。我辰亦荼苦,于邑不成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