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

近代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赵尊岳

雪沙堤,烟草渡。疏柳黄昏,底送蒲帆去。执手临歧无好语。珍重菱花,乞与春妍住。轴帘风,敧枕雨。问讯痴云,还肯相随否。征雁一行天尺五。小别山前,满目相思路。

孙中山

挽刘道一 近代·孙中山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n尚余遗孽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n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n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黄咏雩

愁丝不遣东风断。脂盝春融花露泫。茗华刻字玉玲珑,金缕歌声珠宛转。芳卮潋滟殷勤劝。梦残寒深人已倦。蛾眉翠袖抱花魂,兰气娇呵成薄暖。

刘永平

翰墨一挥洒,简册增辉光。于髯爱国忠荩,椽笔作评量。题罢风云飞动,佳气神州郁勃,寄望意深长。恍见金桥起,游子赋还乡。衣带水,一苇航,莫徜徉。沧溟遥隔,高山伫望几星霜。一国容含两制,三次仍期合作,团结固金汤。华夏腾飞日,比翼共颉颃。

赵尊岳

宿雾悭晴心字瘦。梦里寻诗,泼墨犹襟袖。历乱啼乌今夕又。唤回月落参横后。莫忆中州庭院旧。万里蓬瀛,难泛兰陵酒。细语徒惊虫应候。溪蛮能解余怀否。

刘鹏年

昨日去如驶,明日逐踪来。今朝百岁刚半,春入岭头梅。本是寥天仙鹤,飞下人间栖托,鸥鹭漫相猜。冉冉近迟暮,怀抱郁风雷。地三弓,楼百尺,劫余灰。几年浪迹,又携词笔到秦淮。长共鹿车贤侣,领略湖山清趣,未许鬓霜催。一笑呼儿女,齐进菊花杯。

刘永平

绮阁秋深特地寒。巢空燕去冷雕栏。海棠凝露偷弹泪,琼月遮云暗卷帘。湘瑟寂,荩香残。怕听更鼓拢愁眠。梦中惯觅天台路,知在蓬瀛第几山。

黄福基

入世能让人,山水耻人后。买楫三纡途,如访忘年友。收青辨烟鬟,缀白出星斗。秋潋不肯波,微飔苦相诱。兹游鲜会心,驼坐如被酒。杝楼风不寒,似识我病久。中之骨稍苏,可一不可又。请挟夜魂南,持此告我母。我母应未眠,念我残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