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槎山水记

宋代 欧阳修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山,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幻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者皆弗道。


  余尝读《茶经》,爱陆羽善言水。后得张又新《水记》,载刘伯刍、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为得之于羽,然以《茶经》考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险谲之士,其言难信,颇疑非羽之说。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以羽为知水者。浮槎与龙池山,皆在庐州界中,较其水味,不及浮槎远甚。而又新所记,以龙池为第十,浮槎之水,弃而不录,以此知其所失多矣。羽则不然,其论曰:“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


  浮槎之水,发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李侯折节好学,喜交贤士,敏于为政,所至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见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凡物未必可贵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余为志其事,俾世知斯泉发自李侯始也。


  三年二月二十有四日,庐陵欧阳修记。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杨无咎

打窗急听□然汤。沈水剩熏香。冷暖旋投冰碗,荤膻一洗诗肠。 酒醒酥魂,茶添胜致,齿颊生凉。莫道淡交如此,于中有味尤长。

范成大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

赵长卿

忆昔去年花下饮,团栾争看酴醿。酒浓花艳两相宜。醉中尝记得,裙带写新诗。 还是春光惊已暮,此身犹在天涯。断肠无奈苦相思。忧心徒耿耿,分付与他谁。

方回

夜入庐山路,开元万柱宫。穿廊石渠水,凉座竹林风。羽客谈霏雪,星郎气吐虹。劫灰如可问,无复昔人同。

曾觌

心下事,不思量。自难忘。花底梦回春漠漠,恨偏长。 闲日多少韶光。雕阑静、芳草池塘。风急落红留不住,又斜阳。

方信孺

见说刀圭已解仙,宁须丹灶半人间。葛翁本是求勾漏,何意南来访此山。

余靖

郡庭无事即仙家,野圃栽成紫筍茶。疏雨半晴回暖气,轻雷初过得新芽。烘褫精谨松斋静,采撷萦迂涧路斜。江水对煎萍彷佛,越瓯新试雪交加。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加。多谢彩笺贻雅贶,想资诗笔思无涯。

杨亿

宴坐禅林度几秋,忽思归养指营邱。遥知北海孔文举,应重江南汤惠休。畏日流金征路远,长松偃盖旧房幽。庭闱晨夕供甘外,高论弥天不易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