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七则

近代 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溥儒

此处堪栖隐,将谁共入林?每行黄叶路,长有白云心。烟水成朝暮,江山变古今。早知人世改,惟向画中寻。

溥儒

古戍临边暮色低,千家萧瑟夜乌啼。登城不见桑乾水,斜日云横太白西。

黄咏雩

谁又题诗寄草堂。醉墨犹香。梅花应许祓愁肠。春人面,媚年光。危时涕泪风尘气,凭酒浪,付苍茫。定巢归燕好商量。旧池馆,尚斜阳。

刘凤梧

匆匆转徙到黎阳,多难何堪念万方。足托危巢同紫燕,身逢浩劫又红羊。惊闻鼙鼓思廉颇,轻弃燕云误敬瑭。千里家山烽火隔,徘徊空向白云望。

邓桐芬

旧约推移冬复夏,年年空盼归期。水边沙际久迟疑。小窗残烛,曾赋感秋诗。少日追怀无限事,溪桥杨柳依依。故园春晚落花时。乌篷小艇,听雨凤城西。
长湖

刘玉璋

万顷碧浮空,天光落镜中。风帆舟远近,云树岸西东。江汉双流隔,荆襄四面通。柁楼凭夜眺,烟月白濛濛。

赵尊岳

碧浪晴桡,破山影{氵皺}縠,菰浦新叶。惊起浮玉矶头,鱼罾缆相绝。人自静纹波细语,和柔橹未归鶗鴂。秀句飘零,词场寂寞,游旧堪说。映山遍谁采薇红,荐杯水寒泉数芳节。无赖楝花风信,早飘残榆荚,休更道重来城郭,忍更问古调白雪。日暮分席鸥波,梦...

杨寿杓

万叠烟云眼底过,漫言华发绿盘陀。生于安乐人原少,数到交游鬼已多。白日催年春畹晚,黄尘逐梦客蹉跎。天涯有地容萍迹,勘破浮沉付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