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张籍

韩愈

调张籍 唐·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n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n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n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n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n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n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n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n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n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n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n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n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n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n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n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n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n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n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n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包佶

再过金陵 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n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宜芬公主

出嫁辞乡国,由来此别难。圣恩愁远道,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颜尽,边隅粉黛残。妾心何所断,他日望长安。
春怨

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王维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
已能鬟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
宛作越人语,...

李白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顾无紫宫宠,敢拂黄金床。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微身奉日月,飘若萤之光。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王昌龄

西宫秋怨 唐·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n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灞上

纥干著

灞上 唐·纥干著 鸣鞭晚日禁城东,渭水晴烟灞岸风。\n都傍柳阴回首望,春天楼阁五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