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张籍

韩愈

调张籍 唐·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n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n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n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n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n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n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n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n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n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n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n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n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n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n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n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n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n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n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n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李白

君夸通塘好,通塘胜耶溪。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青萝袅袅挂烟树,白鹇处处聚沙堤。石门中断平湖出,百丈金潭照云日。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相逢不相识,出没绕通塘。浦边清水明素足,别有浣沙吴女郎。行尽绿潭潭转幽,疑是武陵春碧流。秦...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杜审言

旅寓安南 唐·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n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n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n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徐氏

圣帝归梧野,躬来谒圣颜。旋登三径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岚迥,云横积翠间。期修封禅礼,方俟再跻攀。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虞世南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唐·虞世南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n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n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n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n拓地勋未赏,亡城律讵宽。\n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n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n怀...
君马黄

李白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