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张籍

唐代 韩愈

调张籍 唐·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n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n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n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n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n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n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n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n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n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n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n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n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n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n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n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n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n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n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n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黑潭龙

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驾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盆冷。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享几多,林...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商於

李商隐

商於 唐·李商隐 商於朝雨霁,归路有秋光。\n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n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n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n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n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乡。

王维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温庭筠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杨浓,芳草歇,柳花狂。

李隆基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陕中。山川入虞虢,风俗限西东。 树古棠阴在,耕馀让畔空。鸣笳从此去,行见洛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