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清代 陈维崧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全祖望

水心大功在王室,左右馀干成夹日。同心但有一平阳,幸挽宗祊免瓦裂。论赏超然谢殊迁,被锢怡然甘三黜。斯人斯学真有用,岂独文章称卓绝。开禧晚用讵苟同,力陈疲兵莫轻率。浪试曾闻笑魏公,轻言几自怜龙窟。且营堡坞壮金汤,更缓征求到蚌鲒。为不可胜待...

弘历

去岁阖省丰,被水廿州县。其中尚偏灾,况非所经见。而我意恻恻,如睹沟壑转。迎銮来老幼,载道众无万。饱暖多欣欣,忍彼向隅叹。亟重加两月,其馀概赐半。复虑仓储少,许以银兼散。银不足谷价,则为增其算。勤民不厌详,廿年一诚贯。有司善施行,其令吾恩遍。

弘历

千尺泉飞有声雪,下激回喷石根裂。石根裂处得溪平,渊澈澄泓清且洁。匡庐何大此何小,空诸所有无诸扰。南华第二已分明,坐而證之益了了。

金和

江上逢旌节,中朝第一流。时名谢安石,先德武乡侯。许国无回顾,弥天此壮游。长风九万里,何止到瀛洲。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弘历

滦州境内两奇胜,夷齐庙及偏凉汀。肃谒清圣挹古貌,高台临碧为延停。轻舆向南三十里,横山秀色蔚岌嶬。笑指面前滦水云,急流先我来何驶。兰椒石磴登夤缘,峰容波态相澄鲜。遥思六月松下坐,谡谡涛泛凉来偏。好景多属化人国,文殊问道维摩默。摩挲往迹辨...

弘历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以疾赐悬车,还乡信循名。迎銮三于浙,祝釐两入京。倡和称最多,颂中规亦行。林下惟恂谨,文外无他营。优游登大耋,生贤没亦荣。

阎尔梅

贼臣不自量,称予是故人。敢以书招予,冀予与同尘。一笑置弗答,萧然湖水滨。湖水经霜碧,树光翠初匀。妻子甘作苦,昏晓役舂薪。国家有废兴,吾道有诎申。委蛇听大命,柔气转时新。生死非我虞,但虞辱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