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序

唐代 白居易

后序 唐·白居易 前三年,元微之为予编次文集而叙之。凡五秩,每秩十卷,迄长庆二年冬,号白氏长庆集。尔来复有格诗、律诗、碑、志、序、记、表、赞,以类相附,合为卷轴,又从五十一以降,卷而第之。是时大和二年秋,予春秋五十又七,目昏头白,衰也久矣,拙音狂句,亦已多矣。由兹而后,宜其绝笔,若余习未尽,时时一咏,亦不自知也。因附前集报微之,故复序于卷首云尔。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佚名

赫赫玄功被穹壤,皇皇至德洽生灵。 开基拨乱妖氛廓,佐命宣威海内清。

李白

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天涯失乡路,江外老华发。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身世殊烂漫,田园久芜没。岁晏何所从?长歌谢金阙。

李白

月下独酌其三 唐·李白 三月咸阳城,\n千花昼如锦。\n谁能春独愁,\n对此径须饮。\n穷通与修短,\n造化夙所禀。\n一樽齐死生,\n万事固难审。\n醉後失天地,\n兀然就孤枕。\n不知有吾身,\n此乐最为甚。
惜花

任翻

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明年又相见,还恐是愁中。
野池

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遗爱寺

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树中草

李白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岑参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