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钓四首

唐代 韩愈

独钓四首 唐·韩愈 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n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n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n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n一径向池斜,池塘野草花。\n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n坐厌亲刑柄,偷来傍钓车。\n太平公事少,吏隐讵相赊。\n独往南塘上,秋晨景气醒。\n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n鸟下见人寂,鱼来闻饵馨。\n所嗟无可召,不得倒吾瓶。\n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n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n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n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李适

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杜甫

又示宗武 唐·杜甫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n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n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n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n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n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温庭筠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唐·温庭筠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n水风凉。\n镜水夜来秋月,如雪,采莲时。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n正思惟。\n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n隔西风。
悲秋

杜甫

悲秋 唐·杜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n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n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n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白居易

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n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n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n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杜牧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岐路

鲍溶

岐路 唐·鲍溶 北风送微寒,徒侣勤远征。\n忧人席不暖,残月马上明。\n飘飘岐路间,长见日初生。\n重嶂晓色浅,疏猿寒啼清。\n人间多岐路,常恐终身行。\n回见四方人,车轮无留声。\n空谷亦堪隐,下田非懒耕。\n古人有遗训,饱食非亲荣...
赠花

李群玉

赠花 唐·李群玉 酒为看花酝,花须趁酒红。\n莫令芳树晚,使我绿尊空。\n金谷园无主,桃源路不通。\n纵非乘露折,长短尽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