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

魏晋 曹植

杂诗七首 魏晋·曹植 【其一】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n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n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n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n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n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n【其二】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长风。\n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n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n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n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n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n【其三】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n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n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n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n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n飞鸟绕树翔,嗷嗷鸣索群。\n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n【其四】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n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n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n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n【其五】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n远游欲何之?\n吴国为我仇。\n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n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n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n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n【其六】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n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n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n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n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n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叹逝赋

陆机

叹逝赋 魏晋·陆机 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故,或凋落已尽,或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而懿亲戚属,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尽,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赋曰:\n伊天地之运流,纷升降而相袭。...
蜡日

陶渊明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 一作:误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碧玉歌

孙绰

碧玉歌 魏晋·孙绰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n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曹丕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还旧居

陶渊明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曹操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