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

明代 徐渭

蛙声 明·徐渭 红芳绿涨绿连天,夹岸蘼芜匝涧湾。\n别有鼓吹喧渡口,不教蚯蚓叠阳关。\n殷郎咄咄书空易,汉吏期期奉诏难。\n华苑公私猜典午,荜门佶屈课殷盘。\n连营甲卒枚前哄,塞寺沙门咒后餐。\n蟾蜍借月喑何谓,科虬萦波字与翻。\n蒲潦溽蒸号太酷,梅风飘荡控宜寒。\n使车南诣雕题译,贝叶西来渼舌弹。\n金响侠徒丸尽落,佩垂战士怒弥殷。\n谐语就笞方乞半,孤雏隔乳未啼残。\n韩冯枕荷愁喧寐,戴胜降桑许聒眠。\n利口啬来儳喋喋,薄言钲罢鼓阗阗。\n咽竞笳乌不得晓,杂沸莲露几时圆。\n迢迢来度天姬帐,閤閤回惊钓者船。\n摇繁藻镜驱成瀫,韵碎菱丝讵可穿。\n寄语草深瓜烂处,急呼即且备蚿怜。

徐渭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他自称“南腔北调人”,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影响极大。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

王世贞

新诗藉甚美清扬,汝叔书来许雁行。已是入林同小阮,还应赌墅似中郎。

文高龙种偏堪识,禄薄牛车也不妨。莫向中兴论大雅,老夫名姓欲深藏。

川上

蔡羽

川上 明·蔡羽 繁华一夜雨,寂寞满川萍。\n暖气归杨柳,春声乱乳莺。\n玉门千里恨,锦字去年情。\n镜里双蓬鬓,应添雪数茎。

王世贞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昨日歌

文嘉

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少!
昨日过去了,今日徒烦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知多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张红桥

一南一北似飘蓬,妾意君心恨不同。他日归来亦无益,夜台应少系书鸿。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万凿 一作:万击)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浑不怕 一作:全不怕)

常慧

半肩风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刚出岭头三五步,浑身都被乱云埋。经行仿佛近诸天,月上山衔半缺圆。听得上方相对话,星辰莫阂五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