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氏子

唐代 韩愈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n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n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n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n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n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n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n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n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n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览 通:揽;明月 一作: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 消愁)人...

王维

崔录事(册4 卷125 页1252a)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遁迹(一作世)东山下。因家沧海隅。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成文学 (册4 卷125 页1252b)宝剑千金装。登君白玉堂。身为平原客。家有邯郸娼。使...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

武则天

葭律肇启隆冬,蘋藻攸陈飨祭。 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吴筠

高士咏·高凤 唐·吴筠 吾观时人趣,矫迹务驰声。\n独有高文通,讼田求翳名。\n公车徒见累,爵禄非所荣。\n隐身乐鱼钓,世网不可撄。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李嘉祐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