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九首(第四首一作张籍诗)

唐代 刘禹锡

浪淘沙九首(第四首一作张籍诗)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n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n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n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n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n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n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n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n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n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n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n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n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n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n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n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n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n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百花亭

白居易

百花亭 唐·白居易 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n山形如岘首,江色似桐庐。\n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n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
咏灯

李昪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

白居易

长安早春旅怀 唐·白居易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n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n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n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吕太一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李贺

牡丹种曲 唐·李贺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n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n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n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n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n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