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清代 陈维崧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林遇春

间行近郭遣无聊,云物稀疏漾柳条。隔浦归帆轻带雨,小桥流水暗通潮。岩前瀑响飞晴雪,烟里歌声出晚樵。最爱夕阳溪畔路,满村红叶落萧萧。

范咸

含沙谁谓射人工,登陆机先兆海翁。深赖子矛还自刺,尤怜尺布未能缝。天心但测浅深水,地利全资顺逆风。此日圣朝声教远,军容整暇不张弓。
归国谣

易顺鼎

春去粉约,脂期愁里度。画栏飘满芳絮。瘦鹃啼不住。银屏梦云无据。艳宵容易曙。香骢知在何处。碧桃花外路。

林占梅

双溪一□更堪誇,徜徉徘徊意境赊。流水声中山色好,绛桃灼灼艳于霞。桃花迎我面,流水清我耳。从此已觉武陵近,不探仙源安可止。一重一掩趣无穷,㟏岈崱屴鬼神功。两山交护如无缝,随径逶迤谷自通。乍通幽谷名区见,郁郁高林绕芳甸。凝眸四望接烟芜,花...

全祖望

莫忧净土稀,尚有吾庐在。采采神芝生,附以石磊磊。画兰不画地,翻笑所南隘。

弘历

湖阔风来水面凉,四围图画镜中央。登舟底识予心喜,堤外千塍勃绿秧。
秋草

安定

未报春晖化育功,而今憔悴暮烟中。清黄半杂平芜色,凄冷仍披君子风。芦荻岸边秋水白,蓼花滩上夕阳红。荣枯迭运终千古,造物由来不倒翁。

屈蕙纕

浣月亭空,樵云阁倚,几回共泛吟船。岸柳垂青,分明张绪当年。琴樽泥醉流连处,悄寻思、梦影堪怜。似南花,蕉鹿成阴,栩蝶成烟。水光山色还依旧,只鬓丝禅榻,老去樊川。画里相寻,乡心夜夜湖边。天涯重话联床雨,莫羡它、沙上鸥眠。认巾峰,塔外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