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清代 陈维崧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朱联沅

捉鼻微吟意惘然,红楼镫灺晚凉天。覆杯粗说扬州梦,已换沧桑到酒边。

成多禄

我生何所求,与物本无竞。得庐便已足,况复极幽靓。檐树咽晚蝉,窗月飞孤镜。人语出幽丛,小院绿菭净。何必期长生,安居自却病。珠柱怡我情,玉杯悦我性。

安高发

开轩时远望,遍处足惊心。霞璨山增翠,天青水益深。浩歌来晓月,虚籁促归禽。触目皆成趣,愁中为展襟。

多隆阿

閒情触起上眉端,往事从头反复看。洁己惟宜求雪鉴,容人尚觉问心难。酣居酒国思回暖,悟到梅花渐忘寒。记得前宵檐外立,照人依旧月团圞。

弘历

满幅和娇色,春光忽冶明。更听枝头鸟,东皇鼓吹声。春水绿且净,春筠静不哗。双鸳交颈卧,一梦稳烟花。

弘历

见说佳山似真画,或称佳画即真山。世情定论曾谁是,我亦疑黂于此间。

朱祖谋

断送园林如绣,雨湿朱幡,尘飘芳阁。黄昏独立,依旧好春帘幕。分明俊侣,霎时乖阻,镜凤盟寒,衫鸾妆薄。漫托青禽寄语,细认银钩,珠泪潸透笺角。此后别肠寸寸,去魂总怯波浪恶。夜暝天寒处,拚铅红都洗,眉翠潜铄。旧情未诉,已是一江潮落。红烛玉钗恩...

金朝觐

生徒已寥落,心事可胜叹。知己复谁许,小才犹见难。閒云思旧雨,秋气感幽兰。翘首家山外,应多怨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