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罗特髻·采菱拾翠

宋代 苏轼

皂罗特髻·采菱拾翠 宋·苏轼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n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彭汝砺

尘土能污人,譬如衣匪浣。窥临得清旷,其去已大半。不必濯沧浪,神明自还观。

史浩

瑞云绕。四窗好。何须隔水寻蓬岛。日常晓。春不老。玉蕊楼台,果是无尘到。 没智巧。没华妙。个中只喜风波少。清尊倒。朱颜笑。回首行人,犹在长安道。

李处全

四时皆有司花女。杪秋犹见花如许。想得紫金丹。工夫造化间。 春莺留弱羽。更渍蔷薇露。莫取落英餐。留供醉眼看。
百舌

方岳

巧话如簧不待频,东皇已为转洪钧。五更风雨如巢冷,几处宫商隔坞春。时说一篇新陆贾,横连六国旧苏秦。恃吾舌在吾何患,从古不无渠辈人。

萧泰来

七十人稀,尝记得、少陵旧语。谁知道、五园庵主,寿今如许。书底青瞳如月样,镜中黑鬓无双处。与人间、世味不相投,神仙侣。 文汉史,诗唐句。字晋帖,碑周鼓。这千年勋业,一年一部。晔晔紫芝商隐皓,猗猗绿竹淇瞻武。问先生、何处更高歌,凭椿树。

王之道

春色到梅梢,人在东风清嚏。曾见少微初降,蔼龙泉佳气。 功名富贵属多才,如子已无几。造物恰同予意,放骅骝千里。

陈师道

晴野下田收。照影寒江落雁洲。禅榻茶炉深闭阁,飕飕。横雨旁风不到头。 登览却轻酬。剩作新诗报答秋。人意自阑花自好,休休。今日看时蝶也愁。

高观国

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 为怜张绪风流,正瘦损、宫腰褪碧。绽绾同心,留连不住,天涯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