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苏轼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宋·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n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n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n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n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n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n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n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富{扌肅}

淡云收、晓来春满湘中。柳如烟、花枝如糁,万红千翠织浓。照帘旌、微穿丽日,动罗幕、轻转香风。天上良辰,人间淑景,生贤和气显殊钟。映时表、南山北斗,相并两穹崇。须知道、英明罕比,文武谁同。 奉慈亲、承颜戏彩,更闻吉梦占熊。扫蛮氛、遂清三...
观澜堂

李新

观澜堂 宋·李新 铃阁文书得少休,故将湖水慁清眸。\n似从天姥逡巡坐,拟放仙槎自在流。\n具眼不随千派转,此身元并一沤浮。\n羌谁戏墨通三昧,信是人间万法俦。
垂虹桥

叶茵

何年现采虹,悬足控西东。两地烟波隔,一天风月同。橹声摇雁柱,檐影覆龙宫。雠虏曾长钓,谁收铒虏功。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张元干

翡翠钗头缀玉虫。秋蟾飘下广寒宫。数枝金粟露华浓。 花底清歌生皓齿,烛边疏影映酥胸。恼人风味冷香中。

方岳

旧家门巷绿岧嶢,尚忆狨鞯马意骄。金凿落沮未雀浦,玉丁东上紫宸朝。燕随往事秋萧瑟,雁带夕阳江泬寥。九日黄华晴亦好,底须风雨又潇潇。

张孝祥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吴儆

宿雨滋兰,轻风飐柳,新来随处和融。幽兰曲径,花气巧相通。燕子才飞又语,带芹泥、时点芳丛。微中酒,日长睡起,心事在眉峰。 年年,春好处,联镳荡桨,拾翠挼红。任金貂醉脱,不放杯空。谁信风流一别,当时事、已逐飞鸿。云山晚,阑干罢倚,烟寺起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