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宋代 苏轼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宋·苏轼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n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n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n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n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n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n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n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醉后饮屠苏。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赵彦端

新凉溪阁暮山重。水月共空_。九转不须尘外,三峰只在壶中。 他年盛业,云间可望,林下难逢。记取芗林岩洞,何如干越秋风。

吴泳

翠柔香嫩,乍春风庭院。换却幽人读书眼。淡鹅黄袅袅,玉破梢头,莺未啭,绿皱池波尚浅。 王孙才别后,长负芳时,碧草萋萋绣茵软。海棠桃花雨,红湿青衫,春心荡,不省花飞减半。待持酒高堂、劝东皇,且爱惜芳菲,留春借暖。

方輗

张氏母袁称寿星,生绍兴庚申今有百五龄。子孙耕稼食可饱,女妇纺织织衣称情。白发既脱生黑发,耳目聪明长步行。五朝皇帝恩广大,一老平时身太平。乡里皆庆喜,县官问姓名。阖门漏屋下,上诣县官厅。太夫人之面可识,太夫人之堂可升。即前再拜问起居,谢...
兴国寺

叶秀发

虽无酒令与诗筹,喜约明盟访旧游。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机于空处鸥方下,节到寒时蝶也愁。聚散博沙多少恨,一诗三叹寄汤休。

程俱

风篁萦磴道,夏木昼阴阴。一鸟不鸣处,山高流水深。

叶茵

云气浮江天已夕,江树号风飞雨迫。凄凉正则赋怀沙,疑与渔翁分半席。一声暧乃隔中流,打篷淅霎添旅愁。土膏动脉晓色媚,农将有事于西畴。
二色桃

易士达

两色桃花相映开,武陵移就小园栽。玉环不奈蒲萄重,一半红潮玉脸来。

李流谦

薄日烘晴,轻烟笼晓,春风绣出林塘。笑溪桃、并坞杏,忒煞寻常。东君处,没他后、成甚风光。 翠深深、谁教入骨,夜来过雨淋浪。这些儿颜色,已恼乱人肠。如何更道,可惜处、只是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