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 從軍有苦樂行

未知 李益

勞者且勿歌,我欲送君觴。
從軍有苦樂,此曲樂未央。
僕本居隴上,隴水斷人腸。
東過秦宮路,宮路入咸陽。
時逢漢帝出,諫獵至長楊。
詎馳游俠窟,非結少年場。
一旦承嘉惠,輕命重恩光。
秉筆參帷帟,從軍至朔方。
邊地多陰風,草木自淒涼。
斷絕海雲去,出沒胡沙長。
參差引雁翼,隱轔騰軍裝。
劒文夜如水,馬汗凍成霜。
俠氣五都少,矜功六郡良。
山河起目前,睚眦死路傍。
北逐驅獯虜,西臨復舊疆。
昔還賦餘資,今出乃贏糧。
一矢弢夏服,我弓不再張。
寄言丈夫雄,苦樂身自當。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詠螢

李嘉祐

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 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 猶將流亂影,來此傍簷楹。

杜甫

不愛入州府,畏人嫌我真。 及乎歸茅宇,旁舍未曾嗔。 老病忌拘束,應接喪精神。 江邨意自放,林木心所欣。 秋耕屬地濕,山雨近甚勻。 冬菁飯之半,牛力晚來新。 深耕種數畝,未甚後四鄰。 嘉蔬既不一,名數頗具陳。 荆巫非苦寒,采擷接青春。 ...

高適

知君薄州縣,好靜無冬春。 散帙至棲鳥,明燈留故人。 深房臘酒熟,高院梅花新。 若是周旋地,當令風義親。

包何

郡北乘流去,花間竟日行。 海魚朝滿市,江鳥夜喧城。 止酒非關病,援琴不在聲。 應緣五斗米,數日滯淵明。

崔國輔

漢使南還盡,胡中妾獨存。 紫臺緜望絕,秋草不堪論。

高適

飲酒莫辭醉,醉多適不愁。 孰知非遠別,終念對窮秋。 滑臺門外見,淇水眼前流。 君去應回首,風波滿渡頭。

徐九臯

天下今無事,雲中獨未寧。 忝驅更戍卒,方遠送邊庭。 馬飲長城水,軍占太白星。 國恩行可報,何必守經營。

明皇帝

啄木觜距長,鳳皇羽毛短。 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