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辭 董逃行

未知 元稹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鏗戈甲聲勞嘈。
剜剜深臍脂燄燄,人皆數歎曰。
爾獨不憶年年取我身上膏,膏銷骨盡煙火死。
長安城中賊毛起,城門四走公卿士。
走勸劉虞作天子,劉虞不敢作天子。
曹瞞纂亂從此始,董逃董逃人莫喜。
勝負飜環相枕倚,縫綴難成裁破易。
何況曲針不能伸巧指,欲學裁縫須準擬。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不詳

穆清廟,薦嚴禋。 昭禮備,和樂新。 望靈光,集元辰。 祚無極,享萬春。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却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劉長卿

倚劒白日暮,望鄉登戍樓。 北風吹羌笛,此夜關山愁。 迴首不無意,滹河空自流。

張說

聖謩九德,真言五千。 慶集昌胄,符開帝先。 高文杖鉞,克配彼天。 三宗握鏡,六合渙然。 帝其承祀,率禮罔愆。 圖書霧出,日月清懸。 舞形德類,詠諗功傳。 黃龍蜿蟺,彩雲蹁躚。 五行氣順,八佾風宣。 介此百祿,於皇萬年。

皇甫曾

南幰銜恩去,東夷泛海行。 天遙辭上國,水盡到孤城。 已變炎涼氣,仍愁浩淼程。 雲濤不可極,來往見雙旌。

高適

梁苑白日暮,梁山秋草時。 君王不可見,脩竹令人悲。 九月桑葉盡,寒風鳴樹枝。

杜甫

我行入東川,十步一回首。 城都亂罷氣蕭颯,浣花草堂亦何有。 梓中豪俊大者誰,本州從事知名久。 把臂開尊飲我酒,酒酣擊劒蛟龍吼。 烏帽拂塵青螺粟,紫衣將炙緋衣走。 銅盤燒蠟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黃昏始扣主人門,誰謂俄頃膠在漆。 萬事...

杜甫

東岳雲峰起,溶溶滿太虛。 震雷飜幕燕,驟雨落河魚。 座對賢人酒,門聽長者車。 相邀媿泥濘,騎馬到階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