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寺作

未知 徐浩

茲山昔飛來,遠自琅琊臺。
孤岫龜形在,深泉鰻井開。
越王屢登陟,何相傳詞才。
塔廟宗其巔,規模稱壯哉。
禪堂清溽潤,高閣無恢炱。
照耀珠吐月,鏗轟鐘隱雷。
揆余久纓弁,末路遭邅迴。
一棄滄海曲,六年稽嶺隈。
逝川惜東駛,馳景憐西頹。
腰帶愁疾減,容顏衰悴催。
賴居茲寺中,法士多瓌能。
洗心聽經論,禮足蠲凶灾。
永願依勝侶,清江乘度杯。

徐浩

  徐浩(703~783), 中国唐代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少举明经,肃宗时,授中书舍人,四方诏令,多由徐浩所书。后进国子祭酒,历任工部侍郎、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封会稽郡公。著有《论书》(又称《法书论》)1篇。徐浩擅长八分、行、草书,尤精于楷书。

顧況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鵶啼。 昔人何處爲此曲?今人何處聽不足。 城寒月曉馳思深,江上青草爲誰綠。
漁陽

杜甫

漁陽突騎猶精銳,赫赫雍王都節制。 猛將飄然恐後時,本朝不入非高計。 祿山北築雄武城,舊防敗走歸其營。 繫書請問燕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

包佶

幾年江海煙霞,乘醉一到京華。 已覺不嫌羊酪,誰能長守兔罝。 脫巾偏招相國,逢竹便認吾家。 各在芸臺閣裏,煩君日日登車。

包佶

宮前石馬對中峰,雲裏金鋪閉幾重。 不見露盤迎曉日,唯聞木斧扣寒松。

杜甫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不復同苦辛。

于邵

貳觴以獻,三變其終。 顧此非馨,尚達斯衷。 茅縮可致,神歆載融。 始神翊周,拯溺除凶。 時維降祐,永絕興戎。
登壠

高適

壠頭遠行客,壠上分流水。 流水無盡期,行人未云已。 淺才登一命,孤劒通萬里。 豈不思故鄉,從來感知己。

則天皇后

式乾路,闢天扉。 迴日馭,動雲衣。 登金闕,入紫微。 望仙駕,仰恩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