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三十五書記

未知 杜甫

崆峒小麥熟,且願休王師。
請公問主將,焉用窮荒爲。
飢鷹未飽肉,側翅隨人飛。
高生跨鞍馬,有似幽幷兒。
脫身簿尉中,始與捶楚辭。
借問今何官,觸熱向武威。
答云一書記,所媿國士知。
人實不易知,更須慎其儀。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
此行既特達,足以慰所思。
男兒功名遂,亦在老大時。
常恨結驩淺,各在天一涯。
又如參與商,慘慘中腸悲。
驚風吹鴻鵠,不得相追隨。
黃塵翳沙漠,念子何當歸。
邊城有餘力,早寄從軍詩。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宣宗皇帝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爲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龍門

杜甫

龍門橫野斷,驛樹出城來。 氣色皇居近,金銀佛寺開。 往還時屢改,川水日悠哉。 相閱征途上,生涯盡幾迴。

李嘉祐

射策名先著,論兵氣自雄。 能全季布諾,不道魯連功。 流水蒹葭外,諸山睥睨中。 別君秋日晚,回首夕陽空。

李嘉祐

停車邀別乘,促軫奏胡笳。 若見楚山暮,因愁浙水賒。 河堤經淺草,村徑歷繁花。 更有堪悲處,梁城春日斜。

李賀

西山日沒東山昏,旋風吹馬馬踏雲。 畫弦素管聲淺繁,花裙綷䌨步秋塵。 桂葉刷風桂墜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騎入秋潭水。 百年老鴞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

高適

良牧徵高賞,褰帷問考槃。 歲時當正月,甲子入初寒。 已聽甘棠頌,欣陪旨酒歡。 仍憐門下客,不作布衣看。

僧貫休

回首隴山頭,連天草木秋。 聖君應入夢,半路遣封侯。 水不擔陰雪,柴令倒戍樓。 歸來麟閣上,春色滿皇州。

不詳

帝圖草創,皇業初開。 功高佐命,業贊雲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