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未知 杜甫

高標跨蒼天,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宴崑崙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太宗皇帝

秋光凝翠嶺,涼吹肅離宮。 荷疎一蓋缺,樹冷半帷空。 側陣移鴻影,圓花釘菊叢。 攄懷俗塵外,高眺白雲中。

不詳

測妙爲神,通微曰聖。 坎祀貽則,郊禋展敬。 璧薦登光,金歌動映。 以載嘉德,以流曾慶。

明皇帝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天地猶驚否,陰陽始遇蒙。 存貞期歷試,佐貳佇昭融。 多謝時康理,良慙實賴功。 長懷問鼎氣,夙負拔山雄。 不學劉琨舞,先歌漢祖風。 英髦既包括,豪傑自牢籠。 人事一朝異,謳歌四海同。 如何昔朱邸,今此作離宮? ...

則天皇后

肅肅祀典,邕邕禮秩。 三獻已周,九成斯畢。 爰撤其俎,載遷其實。 或升或降,惟誠惟質。

岑參

鳴笳擂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 大夫鵲印搖邊月,天將龍旗掣海雲。
天邊行

杜甫

天邊老人歸未得,日暮東臨大江哭。 隴右河源不種田,胡騎羌兵入巴蜀。 洪濤滔天風拔木,前飛禿鶖後鴻鵠。 九度附書向洛陽,十年骨肉無消息。

蜀太后徐氏

聖帝歸梧野,躬來謁聖顏。 旋登三徑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嵐迥,雲橫積翠間。 期修封禪禮,方俟再躋攀。

不詳

敬奠蘋藻,式罄虔襟。 潔誠斯展,佇降靈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