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未知 杜甫

先帝昔晏駕,茲山朝百靈。
崇岡擁象設,沃野開天庭。
即事壯重險,論功超五丁。
坡陀因厚地,却略羅峻屏。
雲闕虛冉冉,風松肅泠泠。
石門霜露白,玉殿莓苔青。
宮女晚知曙,祠官朝見星。
空梁簇畫戟,陰井敲銅缾。
中使日夜繼,惟王心不寧。
豈徒卹備享,尚謂求無形。
孝理敦國政,神凝推道經。
瑞芝產廟柱,好鳥鳴巖扃。
高岳前嵂崒,洪河左瀅濙。
金城蓄峻址,沙苑交回汀。
永與奧區固,川原紛眇冥。
居然赤縣立,臺榭爭岧亭。
官屬果稱是,聲華真可聽。
王劉美竹潤,裴李春蘭馨。
鄭氏才振古,啖侯筆不停。
遣辭必中律,利物常發硎。
綺繡相展轉,琳瑯愈青熒。
側聞魯恭化,秉德崔瑗銘。
太史侯鳧影,王喬隨鶴翎。
朝儀限霄漢,客思回林坰。
轗軻辭下杜,飄颻陵濁涇。
諸生舊短褐,旅泛一浮萍。
荒歲兒女瘦,暮途涕泗零。
主人念老馬,廨署容秋螢。
流寓理豈愜,窮愁醉未醒。
何當擺俗累,浩蕩乘滄溟。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明皇帝

弧矢威天下,旌旗遊近縣。 一面施鳥羅,三驅教人戰。 暮雲成積雪,曉色開行殿。 皓然原隰同,不覺林野變。 北風勇士馬,東日華組練。 觸地銀麞出,連山縞鹿見。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 既欣盈尺兆,復憶磻谿便。 歲豐將遇賢,俱荷皇天眷。

李白

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煙桑褭風。 披香殿前花始紅,流芳發色繡戶中。 繡戶中,相經過。 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李嘉祐

移家避寇逐行舟,厭見南徐江水流。 吳越征徭非舊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祗有同時驄馬客,偏宜尺牘問窮愁。

杜甫

緜州州府何磊落,顯慶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樓,碧瓦朱甍照城郭。 樓下長江百丈清,山頭落日半輪明。 君王舊跡今人賞,轉見千秋萬古情。

不詳

式乾路,闢天扉。 迴日馭,動雲衣。 登金闕,入紫微。 望仙駕,仰恩徽。

沈佺期

歲七月,火伏而金生。 客有鼓瑟於門者,奏霹靂之商聲。 始戛羽以騞砉,終扣宮而砰駖。 電耀耀兮龍躍,雷闐闐兮雨冥。 氣嗚唅以會雅,態歘翕以橫生。 有如驅千旗,制五兵,截荒虺,斮長鯨。 孰與廣陵比,意別鶴儔精而已。 俾我雄子魄動,毅夫髮立...

馬戴

火發龍山北,中宵易左賢。 勒兵臨漢水,驚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軍孤受敵偏。 猶聞漢皇怒,按劒待開邊。
彭衙行

杜甫

憶昔避賊初,北走經險艱。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顏。 參差谷鳥吟,不見遊子還。 癡女飢齩我,啼畏虎狼聞。 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 小兒強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濘相牽攀。 既無禦雨備,徑滑衣又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