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未知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手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蕭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當今廊廟具,構廈豈云缺。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胡爲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干謁。
兀兀遂至今,忍爲塵埃沒。
終媿巢與由,未能易其節。
沈飲聊自適,放歌頗愁絕。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聖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慄。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
羣冰從西下,極目高崪兀。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飢渴。
入門聞號咷,幼子飢已卒。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媿爲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未登,貧寠有蒼卒。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迹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李嘉祐

漢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 對花閶闔靜,過竹吏人稀。 裁詔催添燭,將朝欲更衣。 玉堂宜歲久,且莫厭彤闈。

杜甫

異縣昔同遊,各云厭轉蓬。 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戎馬日衰息,乘輿安九重。 有才何棲棲,將老委所窮。 爲郎未爲賤,其奈疾病攻。 子何面黧黑,不得豁心胷。 巴蜀倦剽掠,下愚成土風。 幽薊已削平,荒徼尚彎弓。 斯人脫身來,豈非吾道東。 ...

杜甫

司空出東夷,童稚刷勁翮。 追隨燕薊兒,穎銳物不隔。 服事哥舒翰,意無流沙磧。 未甚拔行間,犬戎大充斥。 短小精悍姿,屹然強寇敵。 貫穿百萬衆,出入由咫尺。 馬鞍懸將首,甲外控鳴鏑。 洗劒青海水,刻銘天山石。 九曲非外蕃,其王轉深壁。 ...

不詳

祗荷坤德,欽若乾靈。 慙惕罔寘,興居匪寧。 恭崇禮則,肅奉儀形。 惟憑展敬,敢薦非馨。

包佶

洛下交親滿,歸閑意有餘。 翻嫌舊坐宅,却駕所懸車。 腹飽山僧供,頭輕侍婢梳。 上官唯揖讓,半祿代耕鉏。 雨散三秋別,風傳一字書。 勝遊如可繼,還欲並園廬。

張昭

天降祥,漢祚昌。 火炎上,水靈長。 建廟社,潔蒸嘗。 羅鐘石,儼珩璜。 陳玉豆,酌金觴。 氣昭感,德馨香。 祗洛汭,瞻晉陽。 降吾祖,福穰穰。
萬丈潭

杜甫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顯晦。 龍依積水蟠,窟壓萬丈內。 跼步凌垠堮,側身下煙靄。 前臨洪濤寬,却立蒼石大。 山色一徑盡,崖絕兩壁對。 削成根虛無,倒影垂澹瀩。 黑如灣澴底,清見光炯碎。 孤雲倒來深,飛鳥不在外。 高蘿成帷幄,寒木累旌旆。 ...

吳越王錢鏐

三節還鄉兮挂錦衣,碧天朗朗兮愛日暉。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 家山鄉眷兮會時稀,今朝設宴兮觥散飛。 斗牛無孛兮民無欺,吳越一王兮駟馬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