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

未知 杜甫

客從南縣來,浩蕩無與適。
旅食白日長,況當朱炎赫。
高齋坐林杪,信宿游衍闃。
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崇岡相枕帶,曠野懷咫尺。
始知賢主人,贈此遣愁寂。
危階根青冥,曾冰生淅瀝。
上有無心雲,下有欲落石。
泉聲聞復急,動靜隨所擊。
鳥呼藏其身,有似懼彈射。
吏隱道性情,茲焉其窟宅。
白水見舅氏,諸翁乃仙伯。
杖藜長松陰,作尉窮谷僻。
爲我炊雕胡,逍遙展良覿。
坐久風頗愁,晚來山更碧。
相對十丈蛟,歘翻盤渦坼。
何得空裏雷,殷殷尋地脈。
煙氛藹崷崪,魍魎森慘戚。
崑崙崆峒顛,回首如不隔。
前軒頹反照,巉絕華岳赤。
兵氣漲林巒,川光雜鋒鏑。
知是相公軍,鐵馬雲霧積。
玉觴淡無味,胡羯豈強敵。
長歌激屋梁,淚下流衽席。
人生半哀樂,天地有順逆。
慨彼萬國夫,休明備征狄。
猛將紛填委,廟謀蓄長策。
東郊何時開,帶甲且來釋。
欲告清宴罷,難拒幽明迫。
三歎酒食旁,何由似平昔。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張說

款泰壇,柴泰清。 受天命,報天成。 竦皇心,薦樂聲。 志上達,歌下迎。

李嘉祐

故鄉那可到,令弟獨能歸。 諸將矜旄節,何人重布衣。 空城流水在,荒澤舊村稀。 秋日平原路,蟲鳴桑葉飛。

不詳

隋季昔云終,唐年初啓聖。 纂戎將禁暴,崇儒更敷政。 威略靜三邊,仁恩覃萬姓。

杜甫

中郎石經後,八分蓋顦顇。 願侯運鑪錘,筆力破餘地。 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贔屭。 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 御札早流傳,揄揚非造次。 三人竝入直,恩澤各不二。 願於韓蔡內,辨眼工小字。 分日示諸王,鉤深法更祕。 文學與我遊,蕭疎外聲利。 ...

杜甫

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 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 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 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 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 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 登牀半生熟,下箸還小益。 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 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 ...
詠風

太宗皇帝

蕭條起關塞,搖颺下蓬瀛。 拂林花亂彩,響谷鳥分聲。 披雲羅影散,泛水織文生。 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

杜甫

司徒天寶末,北收晉陽甲。 胡騎攻吾城,愁寂意不愜。 人安若泰山,薊北斷右脅。 朔方氣乃蘇,黎首見帝業。 二宮泣西郊,九廟起頹壓。 未散河陽卒,思明僞臣妾。 復自碣石來,火焚乾坤獵。 高視笑祿山,公又大獻捷。 異王冊崇勳,小敵信所怯。 ...

肅宗皇帝

先生年幾許,顏色似童兒。 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 不食千鍾粟,唯餐兩顆棃。 天生此間氣,助我化無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