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王孫

未知 杜甫

長安城頭頭白烏,夜飛延秋門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達官走避胡。
金鞭斷折九馬死,骨肉不待同馳驅。
腰下實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
問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爲奴。
已經百日竄荆棘,身上無有完肌膚。
高帝子孫盡隆準,龍種自與常人殊。
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
不敢長語臨交衢,且爲王孫立斯須。
昨夜東風吹血腥,東來橐駝滿舊都。
朔方健兒好身手,昔何勇銳今何愚。
竊聞天子已傳位,賢德北服南單于。
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孫慎勿疎,五陵佳氣無時無。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柳宗元

奔鯨沛,盪海垠。 吐霓翳日,腥浮雲。 帝怒下顧,哀墊昏。 [授]以神柄,推元臣。 手援天矛,截修鱗。 披攘蒙霿,開海門。 地平水靜,浮天垠。 羲和顯耀,乘清氛。 赫炎溥暢,融大鈞。

魏徵、褚亮

聖敬通神光七廟,靈心薦祚和萬方。 嚴禋克配鴻基遠,明德惟馨鳳曆昌。

李嘉祐

萬畦新稻傍山村,數里深松到寺門。 幸有香茶留穉子,不堪秋草送王孫。 煙塵怨別唯愁隔,井邑蕭條誰忍論。 莫怪臨歧獨垂淚,魏舒偏念外家恩。

高適

沖和生何代,或謂遊東溟。 三命謁金殿,一言拜銀青。 自云多方術,往往通神靈。 萬乘親問道,六宮無敢聽。 昔去限霄漢,今來覩儀形。 頭戴鶡鳥冠,手遙白鶴翎。 終日飲醇酒,不醉復不醒。 常憶雞鳴山,每誦西昇經。 拊背念離別,依然出戶庭。 ...

李嘉祐

一官萬里向千溪,水宿山行魚浦西。 日晚長煙高岸近,天寒積雪遠峰低。 蘆花渚裏鴻相呌,苦竹叢邊猨暗啼。 聞道慈親倚門待,到時蘭葉正萋萋。

高適

始知帝鄉客,能畫蒼梧雲。 秋天萬里一片色,只疑飛盡猶氛氳。

高適

大國非不理,小官皆用才。 欲行宣城印,住飲洛陽桮。 晚景爲人別,長天無鳥廻。 舉帆風波渺,倚櫂江山來。 羨爾兼乘興,蕪湖千里開。

李嘉祐

仙冠輕舉竟何之,薜荔緣堦竹映祠。 甲子不知風馭日,朝昏唯見雨來時。 霓旌翠蓋終難遇,流水青山空所思。 逐客自憐雙鬢改,梵香多負白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