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率府程錄事還鄉

未知 杜甫

鄙夫行衰謝,抱病昏妄集。
當時往還人,記一不識十。
程侯晚相遇,與語才傑立。
熏然耳目開,頗覺聰明人。
千載得鮑叔,末契有所及。
意鍾老柏青,義動修蛇蟄。
若人可數見,慰我垂白泣。
告別無淹晷,百憂復相襲。
內媿突不黔,庶羞以賙給。
素絲挈長魚,碧酒隨玉粒。
途窮見交態,世梗悲路澀。
東風吹春冰,泱莽后土濕。
念君惜羽翮,既飽更思戢。
莫作翻雲鶻,聞呼向禽急。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包佶

今春扶病移滄海,幾度承恩對白花。 送客屢聞簾外鵲,銷愁已辨酒中虵。 瓶開枸杞懸泉水,鼎鍊芙蓉伏火砂。 誤入塵埃牽吏役,羞將簿領到君家。

劉商

童稚牽衣雙在側,將來不可留又憶。 還鄉惜別兩難分,寧棄胡兒歸舊國。 山川萬里復邊戍,背面無由得消息。 淚痕滿面對殘陽,終日依依向南北。

杜甫

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 不貪夜識金銀氣,遠害朝看糜鹿遊。 乘興杳然迷出處,對君疑是泛虛舟。

賈曾

蠲我饎餴,絜我膋薌。 有豆孔碩,爲羞既臧。 至誠無昧,精意惟芳。 神其醉止,欣欣樂康。

皇甫曾

孤城永巷時相見,衰柳閑門日半斜。 欲送近臣朝魏闕,猶憐殘菊在陶家。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支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張說

禮匝三獻,樂遍九成。 降循軒陛,仰欷皇情。 福與仁合,德因孝明。 百年[神畏],四海風行。

柯崇

長門槐柳半蕭疎,玉輦沈思恨有餘。 紅淚旋銷傾國態,黃金誰爲達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