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懷一首

未知 杜甫

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
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
朝廷慜生還,親故傷老醜。
涕淚授拾遺,流離主恩厚。
柴門雖得去,未忍即開口。
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依戶牖。
摧頹蒼松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
嶔岑猛虎場,鬱結回我首。
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
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
漢運初中興,生平老耽酒。
沈思歡會處,恐作窮獨叟。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客從南縣來,浩蕩無與適。 旅食白日長,況當朱炎赫。 高齋坐林杪,信宿游衍闃。 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崇岡相枕帶,曠野懷咫尺。 始知賢主人,贈此遣愁寂。 危階根青冥,曾冰生淅瀝。 上有無心雲,下有欲落石。 泉聲聞復急,動靜隨所擊。 ...

皇甫曾

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 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 傳呼戒徒馭,振轡轉林麓。 陰雲擁巖端,霑雨當山腹。 震雷如在耳,飛電來照目。 獸跡不敢窺,馬蹄惟務速。 虔心若齋禱,濡體如沐浴。 萬竅相怒號,百泉暗奔瀑。 危梁慮足跌,峻坂憂車覆。 ...

不詳

誠心達,娛樂分。 升簫膋,鬱氛氳。 茅既縮,鬯既薰。 后來思,福如雲。

高適

華館曙沈沈,惟良正在今。 用材兼柱石,聞物象高深。 更得芝蘭地,兼營枳棘林。 向風扃戟戶,當署近棠陰。 勿改安卑節,聊閑理劇心。 多君有知己,一和郢中吟。

不詳

聖道日用,神幾不測。 金石以陳,弦歌載陟。 爰釋其菜,匪馨于稷。 來顧來享,是宗是極。

中宗皇帝

潤色鴻業寄賢才,叨居右弼媿鹽梅。 運籌帷幄荷時來,職掌圖籍濫蓬萊。 兩司謬忝謝鍾裴,禮樂銓管效涓埃。 陳師振旅清九垓,欣承顧問侍天杯。 銜恩獻壽梁柏臺,黃縑青簡奉康哉。 鯫生侍從忝王枚,右掖司言實不才。 宗伯秩禮天地開,帝歌難續仰昭回...

高適

覩君濟時略,使我氣填膺。 長策竟不用,高才徒見稱。 一朝知己達,累日詔書徵。 羽翮忽然就,風飆誰敢凌。 舉鞭趨嶺嶠,屈指冒炎蒸。 北雁送馳驛,南人思飲冰。 彼邦本倔強,習俗多驕矜。 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 若將除害馬,慎勿信蒼蠅。 ...
病橘

杜甫

羣橘少生意,雖多亦奚爲。 惜哉結實小,酸澀如棠棃。 剖之盡蠹蟲,采掇爽其宜。 紛然不適口,豈只存其皮。 蕭蕭半死葉,未忍別故枝。 玄冬霜雪積,況乃回風吹。 嘗聞蓬萊殿,羅列瀟湘姿。 此物歲不稔,玉食失光輝。 寇盜尚憑陵,當君減膳時。 ...